第五节“齐鲁大地”——山东省
教学目标:(一)了解山东简称及“齐鲁”的由来。
(二)通过读图,了解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
(三)了解山东发达的交通。
(四)了解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并分析其旅游业发达的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了解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并列举其具有典型特色的海产品。
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发达的交通。
教学难点: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方法:**教学法。
教具及设备:多**课件。
课时安排:0.5课时。
备课时间: 2008/03/14 授课时间:2008/03/ 教研组长签字;
新课导人:用多**投影仪****:青岛等海滨城市的蓝天碧海、青山绿树、济南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泰山、孔府、孔庙及孔林等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美丽的城市建筑和风景名胜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级行政区?
②:在阳光灿烂,微风拂面的春日,很多同学喜欢放风筝,你们可知道“世界风筝之都”在什么地方吗?(山东潍坊)对,让我们放飞心情,走人山东,开始我们沿海万里行的第五站“齐鲁大地”——山东省。
③:你们之中有谁去过有五岳之尊的泰山吗?感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气势吗?泰山在我国的哪个省?
④:在我国有许多地方均有“文庙”和“武庙”,你知道它们纪念的是谁?你知道孔子的故乡在**吗?
讲述“地理位置”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展示‘冲国政区”图,点击山东,山东省区域颜色变深或变亮,并同时讲解: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
2.展示“山东省政区”图,请同学上台指出与山东省周边相邻省区及所濒临的海洋。(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北抱渤海;东濒黄海;西与河北省。河南省为界;南与安徽。江苏为邻。)
讲述“发达的交通”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课件展示山东境内纵横交错的铁路干线、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内河水运、航空线及海港。让学生读教材p.40的“山东省旅游与交通”图,指出京沪线、京九线、胶济线及其在山东境内所经过的主要城市。指出海港城市:
烟台、青岛、日照等。
2.展示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海港和旅游城市——青岛的纪录片或**。
3.让学生学习“‘黄海明珠’青岛”的阅读材料。
讲述“丰富的旅游资源”时要联系山东省发达的交通来讲解,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既加强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又增强其学习兴趣。如:
1.游泰山、孔府、水泊梁山、大明湖、豹突泉。以济南为起点,设计一条最佳旅游路线,将上述景点串起来。
2.游海滨城市:蓬莱阁、烟台、青岛、威海、峻山、日照,请设计一条最佳旅游路线,将上述景点串起来。
3.可**一段有关山东旅游景点的录像资料供同学们欣赏。还可以做一个游戏:在中国人心目中,泰山位于五岳之首,中国有很多的成语是与泰山有关的,看哪一个小组想出的成语最多。
在讲述“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一内容时,要结合山东省地理位置来讲述。由于山东北抱渤海,东濒黄海,海岸线漫长,滩涂面积约占全国的1/6,因此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一个学生朗读教材p.40正文第三段。
2.提问:山东沿海水域盛产哪些海产品?其中哪些海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3.请学生在“山东省旅游与交通”图上指出山东青岛、烟台两个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
在讲“泉城”济南时,让学生学习“‘泉城’济南启示录”的阅读材料,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讨论:
l.读图说明济南泉水的成因。
2.购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其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从的突泉曾经“一度断流”到如今的“复涌而出”这一现象,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山东省八年级暑假生活指导答案
语文答案。第20页。一 带山字的诗句 1.两三点雨山前2.关山度若飞3.两岸青山相对出4.悠然见南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6.不识庐山真面目7.一览众山小8.轻舟已过万重山9.国破山河在10.白日依山尽11.山河破碎风飘絮12.山回路转不见君带雨字的诗句 1身世浮沉雨打萍2.清明时节雨纷纷3.夜阑卧听风...
山东省泰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导学案
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师寄语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学习目标 1 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3 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 解决简单的问题。4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判断能力。中心任务...
八年级地理河北省教案
第三节 燕赵沃野 河北省教学目标 1 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2 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3 了解唐山大 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 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 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 河北的农业。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