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难点:1、 知道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 能认识、使用电路图。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门铃、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给出小灯泡、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
后两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看。
谁最快最好!
任何情况都不能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问题:你在实验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由有什么疑问?
教师:刚才我们实际上安装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其实收。
音机、电视机、冰箱、照明……这些看是复杂的。
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成的,让我们走进神。
秘的电的世界吧!
进行新课:1、电流与电路。
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录像(电子运动)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从录像可知,要出现电流,还需要:
电池、发电机这样的电源;灯泡、电动机这样的。
用电器;导线的连接;开关的控制。
2)、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按照一定的顺。
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画图时……画实物麻烦又不清楚……
2、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把电路表示出来的。
就是电路图。
学生观察“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学生动手:对照刚才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教师更正、规范如下:
3、电源和用电器:
要产生不断的电流,就需要一定的装置提供能量来维。
持录像(电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
电源提供的电能哪去了: …录像(用电器)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风扇把电能。
转化成我们所需的能量。
4、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讨论:为什么导体容易导电?
常见的导体有哪些?绝缘体有哪些?
结论:**录像(导体),总结结论。
5、电流的方向:
**录像(电流的方向),得到结论:
电流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
简介电灯、二极管的电流方向。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 完成物理**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这节课真失败!对学生的思维估计不足,仓促间。
没能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拢,自己都觉得是比较生。
硬的去改变学生思路。
应该说是准备不足,以后不能在出现这种情况!!!
二、并联和串联。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2、过程和方法。
通过**,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说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3、 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4、 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及连实物图。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无……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课本p95“想想议议”: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
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发?
思考并讨论。
画出电路图。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分析规律、结论。
任何情况都不能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进行新课:总结上**:
1、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
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尾相连。 电路图。
如图所示:特点:电路中没有分支,电流沿一条路径从正极到负。
极;电路某处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电路。
2)、并联:用电器、开关等元件并列。
相连,连在电路中。 电路图。
如图所示:干路:所有电流流经的线路如图所示。
支路:部分电流流经的电路。
特点: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沿不同分支从正极到负。
极;各支路互不影响。
2、简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1)、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及电路图。
2)、给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增加开关等元件进行连接、画电路图,熟悉所学知识。
3、练习:课本9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3、 完成物理**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4、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如何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从课后练习看来。
似乎还有较大问题,应该总结好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进行一定的练习、操作。
三、电流的强弱。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的读数。
2、过程和方法。
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5、 会连接电流表。
6、 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实验:一个电池和一个灯泡,使灯泡发光;然后。
两个电池串联使它发光。
思考:亮度不同,说明什么?
结论:电流大小不同……如何判断、测量?
进行新课:1、电流的强弱。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例:12ma= a= a
2、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等于一条导线)
电流必须从正极流进,从负极流出。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
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示数。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
例:投影**……让学生读数。
练:给出**……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串联电路,并连上电流表测电流。
2)、读出电流的大小。
3、达标练习:课本后10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5、 完成物理**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重点是电路的连接,部分学生还是连错电路,可以教师示范一遍或让学生先化出电路图。
2、读数应多练习几遍,学生使用的电流表量程有所不同,最好要提示一下。
四、**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7、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8、 能用电流表测出各点的电流。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1、 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c三点的电。
流有什么关系?
2、 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c三点的电。
流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1、**: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关系。
1)、学生猜想: ia=ib=ic
ia>ib>ic
2)、设计实验:把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
量出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即ia=ib=ic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2、**:并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关系。
1)、学生猜想: ia=ib+ic
ia>ib>ic
2)、设计实验:把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测。
量出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
路的电流之和。
即i总=i1+i2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利用水流说明上面电流的规律。
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知道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2 认识常用电气元件的符号。3 知道电流的方向 电池正极 用电器 电池负极。电流的单位。4 了解什么是导体 绝缘体及其区别。过程与方法。1 认识电气元件,并动手组装控制一个用电器的简单电路。2 用电气元件的符号画...
八年级物理 电流和电路
a a处b b处 c c处d d处。8.如图所示电路图,哪个是完整的?9.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电流为200ma,那么每个小灯泡中的电流是 a.小于200 ma b.等于200 ma c.大于200 ma d.无法确定。10.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 l2...
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学案。组别 姓名 一 课前实验 将桌子上的实验器材组装起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当闭合开关,灯泡 说明了。二 课前预习。1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中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 我们把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经过流向。3 一个基本的电路由和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