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
一,本章内容重难点分析。
1、 本章内容分析:本章是物理学中力学部分的入门章节,是学习力学的基础。 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重点: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判断、力的图示、力的测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难点: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的概念是本章的难点。
一,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本章主要研究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是后面学习力与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的基础,因此本章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
三、本章中考分析。
本章内容是历届中考的必考内容,中考中主要考查的相关知识以及三种常见的力,多以选择、填空、实验题出现。
第一节力。一、 本节重难点分析:
重点: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二、 教材内容分析:
讲解点1:力。
详解:通过“人推车”、“汽车拉拖车”、“手提箱子”、“压路机压路”等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得出关于力的一些结论:
1、 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2、 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离开了物体力就不存在了,这是力的物质性。 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有两个物体存在,一个物体施加力,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叫受力物体。
3、 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4、 施力物体施力与受力物体受力不分时间先后,是同时进行的,这是力的同时性。
讲解点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释:当我们用力拍桌子,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会感到手疼,说明桌子也对手有力的作用;例如游泳,很多例子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1)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在受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又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成对出现的。
讲解点3:力的作用效果。
详释:力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一定的效果。我们也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的存在。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情况: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包括使物体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如手拉弓使弓的形状发生变化。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指的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即力能使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有快到慢‘由慢到快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不再沿直线运动。
3、 力的这两种作用效果可能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
三、 中考分析:
中考考查的重要知识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大多数是看图分析题,出题形式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分值一般在2分左右。
第二节力的描述。
一、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力的三要素及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难点:探准确理解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二、 教材内容分析。
讲解点1:力的三要素。
1) 通过实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力的三要素。
2) 在实验**中要注意采用控制变量法。
3) 两个力相同,必须使力的三要素相同,即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必须相同。
4) 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改变,则产生的效果也会随之改变。
讲解点2 :力的单位。
详释:力的符号是“f”,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
5牛,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牛。
讲解点3:力的表示方法。
详释:1、力的图示:(1)定义;(2)标度;(3)画力的图示的方法;
5) 注意事项:
(a)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不能画在受力物体外面,更不能画在施力物体上。
(b)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取多大的比例,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注意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表示这几个力大小的线段长度,必须按相同的比例画出,否则将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c)表示力的方向是箭头,一定要画**段的末端,不可以随意画**段的其他部分。
讲解点4:力是示意图。
1) 定义;(2)做力的示意图的方法:(3)力的示意图为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提供了方便,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它,应学会灵活运用。
三、 中考分析:本节出题形式有作图题、填空题。分值一般为2---3分。
第三节弹力和力的测量。
一、 重难点分析:
1、 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 难点:测力计的读数及测量原理的理解。
二、 教材内容分析。
讲解点1:弹力力的测量。
详释:1、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关于弹力的几点说明:(1)形变可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不能原状,这种形变叫愬性形变。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相互接触并引起该形变的物体。所以弹力是接触力。(3)弹力的方向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4)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5)由于弹力是一种被动力,通常情况下物体的形变难以直接观察,因此判断是否产生弹力可依据以下两点:一是: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二是: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3、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讲解点2:弹簧测力计原理。
详释:**过程:
1)取一个小木尺,在上端**0刻度处固定一个小铁钉,用夹子把木尺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2) 把弹簧上端挂在木尺顶部的钉子上,弹簧静止后,读出弹簧末端某点所对准的刻度值。
3) 在弹簧挂钩下轻轻挂上1个钩码,弹簧静止后,仍读出弹簧末端该点所对的刻度,依次挂2个、3个、4个钩码。分别读出弹簧末端该点所对的刻度,将数据填入**。
**归纳: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的力与弹簧的伸出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讲解点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详释:1.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为满足测量的不同需要,人们还制造了握力计、平板测力计、条形盒测力计等不同形式的测力计。
2.结构:(略)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2)调零: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零刻度线处;
3)检查:轻拉几下挂钩,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指针是否与测力计的外壳之间有摩擦。
使用时:(1)弹簧的伸长方向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
4.注意事项:(1)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2)待测物一定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讲解点4:相互作用力。
详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种性质的力。
4、中考分析:中考题型有填空、选择题,一般分值在1---2分。
第四节重力。
一、 重难点分析:
1、 重点:重力产生的原因及重力的三要素。
2、 难点:重力方向及应用。
二、 教材内容分析:
讲解点1:重力。
祥释:地球对地面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
g表示。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说明:(1)不仅地球和地面附近的物体之间有吸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些力都是万有引力。(2)注意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它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讲解点2:重力的三要素。
祥释:大小:实验发现: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与物体的材料、形状、体积无关;(2)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越大,且g与 m的比值一定,即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g/m用g表示,g/m=g=9.8n/kg.。
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力的单位是牛顿(n)。
g=9.8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牛。
注意:(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应竖直吊起重物,待静止时再读书,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2)以上结论的得出前提是在同一地点,g相同,地球各处g值是略有不同的,所以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的重力也略有不同。
方向: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在重力作用下,悬线下垂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这样的线叫重垂线,通过观察重垂线的方向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注意:竖直方向是指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指向地球的方向为竖直向下,相反的叫竖直向上所以重力的方向是唯一的,只与水平面垂直,千万不要把竖直向下等同于垂直向下,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其方向与支持面的情况有关,故方向不唯一。
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与质量的分布有关。
(1)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2)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如铁环的重心不在环上,而在圆心处。
3)重心的位置在实际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增大物体支撑面,降低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讲解点3:质量与重力的关系:(略)
区别(1)符号;(2)概念;(3)单位;(4)方向;(5)性质;(6)测量工具;
联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三、 中考分析:重力方向的应用及重力的性质是中考中常涉及的内容,题型为填空、选择。
第五节摩擦力。
一、 重难点分析:
1、 重点:对摩擦力的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2、难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作用等。
二、教材内容分析:
讲解点1:摩擦力的概念。
祥释: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用字母“f”来表示。
2、 产生条件:(1)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2)两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接触面不光滑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通常为了分析物体受力,把摩擦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讲解点2:摩擦力的分类。
祥释: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下教案
电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电压的作用。2.认识电压表的连接与读数。过程与方法 经历电压及电压表的认识,体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电压的作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压及电压表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认识大自然中与电压有关的科学现象,不迷信。教学重点 认识电压的作用,掌握...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
第八章力。一 什么是力。授课地点 多 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仪器材料 多 设备 磁铁 铁钉 铜条 握力计 小球 弹簧 钩码 橡皮筋 木板 玻璃棒 纸屑 小车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
八年级下物理教案
二 液体的压强。授课时间 16 17课时。仪器材料 大烧杯 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 气球 较长的输液软管 漏斗 铁架台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能用该公式简单说明一些物理现象 2 通过观察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帕斯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