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教案

发布 2020-03-06 17:14:28 阅读 6459

【篇一:三年级奥数教案】

第七单元《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1)能发现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正确理解两个数的差与倍数的关系,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策略。

2、方法过程。

(1)引导学生分别参与发现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策略的过程。

(2)感受数的特征与各策略之间的联系,能灵活选择相应的策略。

3、情感态度。

(1)体会解决差倍问题的方法的灵活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为准确地进行画线段**决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教科书第50页的例1和第51页的思路回眸,完成第51页的自主检测。第二课时可以适当的扩充一些新题型,让学生尝试解答。

2、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因为有了之前学习和倍问题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先画出线段图,再探索例题的解法。解决差倍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找准1倍数以及两个数的差所对应的倍数的差,然后,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教学例题时,可以就图说一说线段代表的意义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列式。在教学第51页思路回眸时,可以再结合图示进行讲解,让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差倍问题的关系。

3、在做练习题时,要注重画法和格式,可以允许部分学生不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联系,一定要做题的时候让学生说出你列的算式的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差倍关系的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单元差倍问题(一)

教学内容:《奥数一点通》第50页,51页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1)能发现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正确理解两个数的和与倍数的关系,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策略。

教学后记:第七单元差倍问题(二)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篇二:三年级奥数教案】

三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2. 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3. 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4. 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给予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实施措施:

1.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努力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快乐 2.

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现、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我们教奥数不要只教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鼓励和帮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

4.注重理解,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要急于提供解题方法和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课程内容:(专项例题+随堂练习+课后巩固+智慧岛+小小侦探+脑筋急转弯+数学笑话)

课时一。第一讲巧算加减法教学目标:

1 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3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 教学过程学习例1:凑整法。

23+54+18+47+82; 解:23+54+18+47+82

学习例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1350+49+68)+(51+32+1650)。

解:(1350+49+68)+(51+32+1650)=1350+49+68+51+32+1650=(1350+1650)+(49+51)+(68+32)

=3000+100+100=3200 学习例3:分组凑整法。

计算:(1)875-364-236;

学习例4计算:(1)512-382;

解:(1)512-382=(500+12)-(400-18)=500+12-400+18=(500-400)+(12+18)=100+30=130; (2)6854-876-97

习题:课时二。第二讲和倍问题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和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2 熟练掌握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倍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运用画图线的方法,准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和倍应用题中各倍数和差倍数的量得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集体讨论:甲班和已班各占多少分,你能不能画出倍数图线?

分析与解答: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1份,则甲班图书为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和乙班图书本数的和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还可以理解为4份的数量是160本,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乙班的图书本数,然后再求甲班的图书本数。

用下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这道应用题解答完了,怎样验算呢?

可把求出的甲班本数和乙班本数相加,看和是不是160本;再把甲班的本数除以乙班本数, 看是不是等于3倍。如果与条件相符, 表明这题作对了。注意验算决不是把原式再算一遍。

验算:120+40=160(本)

学习例2: 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集体讨论:你能画出图线来表示题中甲班和已班的倍数的关系吗?

分析与解答:解这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已知条件中得出,不管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还是乙班从甲班得到多少本书,甲、乙两班图书总和是不变的量。最后要求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那么甲、乙两班图书总和相当于乙班现有图书的3倍。

依据解和倍问题的方法, 先求出乙班现有图书多少本,再与原有图书本数相比较,可以求出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见上图)。

解:①甲、乙两班共有图书的本数是:

30+120=150(本)

②甲班给乙班若干本图书后,甲、乙两班共有的倍数是: 2+1=3(倍)

学习例3: 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把女生人数看作一份,由于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还少40人,如果用男、女生人数总和760人再加上40人,就等于女生人数的4倍(见下图)。

篇三: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教案】

三年级和倍问题。

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和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2 熟练掌握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倍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运用画图线的方法,准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和倍应用题中各倍数和差倍数的量得关系。

教学过程:学习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集体讨论:甲班和已班各占多少分,你能不能画出倍数图线?

分析与解答: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1份,则甲班图书为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和乙班图书本数的和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还可以理解为4份的数量是160本,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乙班的图书本数,然后再求甲班的图书本数。

用下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或 160-40=120(本)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这道应用题解答完了,怎样验算呢?

可把求出的甲班本数和乙班本数相加,看和是不是160本;再把甲班的本数除以乙班本数, 看是不是等于3倍。如果与条件相符, 表明这题作对了。注意验算决不是把原式再算一遍。

验算:120+40=160(本)

学习例2: 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集体讨论:你能画出图线来表示题中甲班和已班的倍数的关系吗?

分析与解答:解这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已知条件中得出,不管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还是乙班从甲班得到多少本书,甲、乙两班图书总和是不变的量。最后要求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那么甲、乙两班图书总和相当于乙班现有图书的3倍。

依据解和倍问题的方法, 先求出乙班现有图书多少本,再与原有图书本数相比较,可以求出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见上图)。

解:①甲、乙两班共有图书的本数是:

30+120=150(本)

②甲班给乙班若干本图书后,甲、乙两班共有的倍数是:

2+1=3(倍)

④甲班给乙班图书本数是:50-30=20(本)

综合算式:50-30=20(本)

答:甲班给乙班20本图书后,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120-20)+(30+20)=150 (本)。

学习例3: 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把女生人数看作一份,由于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还少40人,如果用男、女生人数总和760人再加上40人,就等于女生人数的4倍(见下图)。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案

导语 三年级的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不是小小的孩子了,你们要理解学习的真正含义,所以才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三年级的奥数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做题哦!第一课时。1 一只树蛙爬树,每次往上爬5厘米,又往下滑2厘米,这只青蛙这样上下了5次,实际往上爬了多少厘米?答案与解析 实际上青蛙每爬行一次...

奥数小学三年级上奥数

1114买球 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买排球 足球 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那么,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东东 明...

三年级奥数重叠问题 教案

第三次课重叠问题。1 历史回顾。1 脑筋急转弯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去动物园游玩,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园了,这是为什么?2 某校三 1 班一起去上海世博园旅游,以下是团体预约名单 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学生参加?二 新手上路。解答重叠问题时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