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2单元课堂作业设计

发布 2020-03-04 02:15:28 阅读 3334

第一课:燕子。

课堂作业布置:

1、组词:俊( )俏( )拢( )拂( )倦( )

峻( )悄( )笼( )佛( )卷( )

骏( )稍( )垄( )沸( )圈( )

符( )谱( )沾( )添( )奏( )

附( )普( )粘( )填( )凑( )

2、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聚拢──(聚集) 掠过──(拂过)

反义词: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查字典选讲: 凑:a、聚合:

~钱。~数。~合。

拼~。紧~。b接近:

~近。往前~。c碰,赶,趁:

~巧(碰巧)。课文中的“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

2 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古诗两首。

课堂作业:1、抄写生字并组词。

2、练习默写古诗。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4、背诵古诗。

第三课荷花。

课堂作业:1.配乐齐读全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4.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麽?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你交谈些什么?

5.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第四课珍珠泉。

课堂作业:1.用句式来说一说:

我喜欢珍珠泉的( )因为( )

2.思考问题:

珍珠泉周围的景物怎样?

潭水是什么样的?

3.学生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

语文园地一。

课堂作业: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3、修改习作。

4、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5、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6、抄写在采蜜本上。

7、多样读。

8、背诵。第五课翠鸟。

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1、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2、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第六课燕子专列。

课堂作业:1、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生词。

2、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下节课交流解决。

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课堂作业: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迁移说话,拓展延伸。

1.你想对小村庄的幸存者说些什么呢?

2.你还收集了哪些类似小村庄这样的悲剧呢?[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课件出示:

98年特大洪灾的**)咆哮的洪水如一头猛兽,无情地肆虐着,淹没了多少肥沃的农田,冲毁了多少美丽的家园,吞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你想对造成这些悲剧的人们说些什么呢?[板书:

保护环境]

第八课路旁的橡树。

课堂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3、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4、抄写下面词词。

宽阔平坦漂亮笔直粗壮结实沉重赞叹高尚。

语文园地二。

课堂作业: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2、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3、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4、修改自己的习作。

5、男女生比赛读。

6、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

7、抄写诗句。

三年级课堂作业

第15页做一做月日。1 平均每间蜂房住多少只?2 口算。第17页练习三月日。1 口算。2 口算。5 公园运来16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第16页做一做月日。1 平均每框大约装多少个?2 估算。第 页练习三月日。3 估算。4 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6 一只东北虎的重量大约是...

三年级上课堂作业

三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堂作业 一 一 我会拼,更会写。h di c zhu ng kng qu p ng b chu n d w n shu r ng m o hu b n h lng gu n ch 二 我是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钓瓣坪铜耍 钩辫评桐要 三 我会锦上添花。的绒毛的国旗的铜钟。的老师的服装...

三年级上第六单元课堂作业

一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 富饶 y o r o 栖息 x q涨满 zh n zh n 膝盖 q x 捕到 b p一缕 l li佳肴 xi o y o 琳琅满目 li n l n 海参 sh n c n 二 我是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断凡庞拣。继帆宠练。三 对号入座。选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