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不得拷贝。
课题2分子和原子。
核心知识归纳。
大地春回,百花盛开。走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上,缕缕花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心旷神怡;早晨上学,晚上回家,穿过小吃烧烤的小巷子,阵阵油香迎面拂过,使人难逃**,垂涎欲滴。你在迷恋花香之时,你在流连油香之余,是否想过,这花香油香是如何散发出来,钻进你的鼻孔的呢?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它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试一试:如图3.2-2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未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现空气容易被压缩。
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好吗?
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例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工业上把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贮存在钢瓶中。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了。
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及区别。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却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解题方法技巧。
一、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例1 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a.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汽。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只要是化学变化,分子一定要发生改变。因此此题干可变为"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 c方法技巧: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来判断。
二、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认识混合物,纯净物。
例2 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糖水。
c.冰水共存体。
和o3共装在一密闭容器中。
如图:解析空气中含多种分子,糖水中含糖分子和水分子,氧气和臭氧分别由氧分子、臭氧分子构成,共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属混合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冰、水共存体属纯净物。
答案 c思维互动:
生:从分子的角度如何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师:从分子的角度看,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混合物。
三、对分子、原子概念的认识。
例3 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 (1)物质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分子构成:(例)氢。
气由氢分子构成。(3)物质变化:(例)发生化学变化时,氢分子、氧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分子。
方法技巧: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描述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例4 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得到的溶液呈现紫色;小烧杯b中加入20 ml浓盐酸。用一个玻璃水槽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如图3.2-7,过几分钟,看到烧杯a中的溶液变为红色。
1)你认为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假设1假设2假设32)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假设,简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验证假设1的实验验证假设2的实验验证假设3的实验3)通过实验获取的最后结论解析此题属开放式**题。可仿照教材上的"活动与**"的**方法进行**,答案只要合理均可。
答案假设1: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假设2:b烧杯中的浓盐酸挥发出一种气体(hcl),溶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溶液变成红色。
假设3:***气体能与石蕊反应,使石蕊变红。
验证假设1的实验:用洁净的烧杯取20ml蒸馏水,加2~3滴石蕊试液较长时间放置,观察现象。
验证假设2的实验:向滤纸上滴加石蕊试液,然后放在盛浓盐酸的烧杯上方,观察现象。
验证假设3的实验: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投入盛有hcl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结论:①蒸馏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③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等。
一、选择题。
1.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大。
b.分之**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之在不断地运动答案:d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c
3.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元素。
b.氢分子。
c.氢原子。
d.氢离子答案: b
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图3.2-8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d
5.小明在家用冷开水养鱼,结果鱼全死了,原因是冷开水中几乎不含()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营养元素答案:c
6.一个瘪的乒乓球浸在热水中会逐渐鼓起来,其原因主要是()
a.乒乓球表面受热会变软。
b.乒乓球内的空气分子受热加快了运动速率。
c.乒乓球内空气的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
d.热水中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答案:c
7.下图为三态变化时的粒子示意图,则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
b.状态乙是水蒸汽。
c.蒸发是有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现象。
d.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吸收热量答案:a
8.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答案:c
9.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①③b.①②
c.④⑤d.③⑤
答案:a10.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答案:c
11.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是()
a.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的体积比液氧大答案: c
12.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a.工业上由空气制氧气和氮气。
b.将蔗糖放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会烧焦。
d.湿衣服经日晒会变干答案:c
13.2023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在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b
14.下列物质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a.矿泉水。
b.白糖水。
c.空气。d.液态氧答案:d
15.如图是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答案: a、c
16.202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答案:d
二、填空题。
17.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构成氧气。
18.在下列叙述后的空格内,填写分子的有关性质。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___
如果拿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样,说明即使是一。
个硫分子,也可与氧气反应,说明答案: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体积很小;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19.已知在通常情况下,1滴水的体积为0.05ml,质量为0.
05g,含1.67×10个水分子,据此,能否确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__能则计算出结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能否确定一个水分子的体积?(能则计算出结果,不能请说明理由)__
答案:能;3×10g(3×10kg);不能;分子之间有间隔 20.有下列物质:
①二氧化硫②液氧③汞④澄清石灰水⑤空气,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填序号)
答案21.分子和原子都是微小的粒子,你能用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说明这些现象说明这些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吗?
答案:蔗糖溶解在水中后,"不见了";花园附近可以嗅到花香等。
22.为什么我们老远就能闻到花草的香气?为什么能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
答案: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草的香气。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不同物质粒子间的间隔大小不同,在气体物质中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大,所以用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
23.**实验:**分子的运动状态及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提出问题:①分子是否在运动?
分子运动速度与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有何关系?
假设猜想:①假设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
进行实验:实验用品:玻璃棒、玻璃管、浓氨水、浓盐酸、棉花团实验步骤:(1)用玻璃棒分别蘸浓氨水和浓盐酸,如图3.2-12 ,让两玻璃棒靠近。
实验现象:(1)产生大量白烟。
解释与结论:浓氨水与浓盐酸并未接触,但仍发生了反应,由此证明分子___原假设是的___填"正确""错误").
实验步骤:(2)如图3.2-13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2)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因为氨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氨分子运动速度较快。由此可知,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的速度越___填"快""慢").
事实上,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如果上图中两棉花团相距120cm,在玻璃管内,开始出现白烟的位置距放浓盐酸的棉花团约___cm.
答案:在不断地运动;错误;快;49
三、简答题。
24.阅读下列短文。
202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则的图形。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
原子的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图中经放大约180万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中国"两字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两个字的"笔画"宽度约2 nm,是目前最小的汉字。
答案: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用探针拨出硅晶体表面的原子,说明硅晶体是由___构成的。
谈谈你对这项科研成果的感想。 原子(开放性答案)这项研究使人们能够深入地、科学地认识物质内部的奥秘,以及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原子的图像和动态的化学变化。
25.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取4条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中,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扎在"树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半小杯浓氨水,罩上大烧杯(如图3.
2-11 ).过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 从上述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或氨水显碱性);氨水中有肉眼看不到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使其变色(或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26.化学谜语:
有一首唐诗如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这首诗揭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此证明有关分子的结论是答案: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魔法化学九年级上
版权所有,不得拷贝。课题3水的净化。核心知识归纳。我说我的眼中只有你,只有你让我无法忘记 听到这动人的歌声,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娃哈哈纯净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纯净水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自然界的河水 井水 湖水 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
九年级化学 上
永登县新辉英语学校九年级化学检测试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20分。一 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有气体放出 b 有新物质生成 c 有颜色变化 d 有发光放热现象。2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铁生锈 c 升华 d 变色。3 下列诗句包含...
九年级上化学
使用托盘天平 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加热 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制取气体 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试验可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