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练习国庆作业(一)(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
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答案】c解析】孔子针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根本意图”的要求,排除;孔子是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而不只是为恢复周王室的统治,排除b项;孔子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项。
点睛: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
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人。
a. 儒家、墨家、法家。
b. 道家、墨家、法家。
c. 墨家、儒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强调社会等级制度与规范,故①是儒家思想,“强本节用”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故②是墨家思想,“严而少恩”“正君臣上下之分”强调君主的权势与威严,故③是法家思想,选择a项符合题意。
3. 《孙子兵法》强调,对于战争“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又说“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这说明。
a. 先秦兵家反对不义战争。
b. 先秦军事理论趋于成熟。
c. 春秋时期兼并战争頻繁。
d. 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题目强调的是兵家对于战争和用兵的思想,并未提到对不义战争的看法,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先秦时期兵家的思想,并未进行比较或看出此时的军事理论趋于成熟,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兵家思想,并未提到此时的社会背景,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明主虑之,良将修之”、“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得出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故d项正确。
4. 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a. 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 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 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
d. 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答案】a解析】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a项正确;材料规定针对民众,而非职业**,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整个社会人伦秩序,而不仅仅是君主**,故c项错误;“端平法度”,秦朝是以法家思想而非儒家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故d项错误。
5.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a项错误;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所以答案选b。
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这一思想是。
a. 阴阳五行家学术。
b. “天人合一”理论。
c. 儒学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
d. “天人感应”观。
答案】b解析】董仲舒属于儒家代表,故a项错误;材料把人与天地日月山川相比,体现了“天人合一”,故b项正确;顺应自然规律属于道家的特点,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强调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的一面,故d项错误。
7. 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
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 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
答案】a解析】材料认为佛教是道教创始人创建的,这种认识与史实不符,但却被道教徒接受,从侧面说明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一种传说,不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人中国,故b项错误;传说虽然有夸大的色彩,但是不能反映出阻碍思想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李耳创建了佛教,没有体现佛教道教的融合,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需要掌握佛教、道教的兴起。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与分析材料。
8.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a. 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 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纲常人伦;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实现了从神权政治转向伦理道德转变,b项正确。汉唐儒学也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排除a。汉代儒学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排除c。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是理学“义理”的表现,排除d。所以选b
9.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 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 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 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修族谱的关键是“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突出的是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修族谱说明明清时期宗族观念加强,故排除a项;社会等级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故b项不正确;d项本身错误。
明清理学盛行,成为凝聚宗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故答案为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地位。
10.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学生需要明确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在性质上仍然属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发展,而不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时,也要认识到明清之际进步的儒家思想对近代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影响。
11. 明清时期的龙游商人积累了财富之后,乐善好施,如纸商傅元龙,“生平于地方事业颇能尽力,建凤梧书院,修通驷桥,明伦堂,鸡鸣塔,诸役咸与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儒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b. 商人地位和士人渐趋平等。
c. 礼乐制仍然有着重大影响。
d. 商人的自身修养普遍提高。
答案】a解析】商人积累财富之后的乐善好施,显然是深受传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儒学广泛的社会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商人与士人身份地位的相关比较,故b项错误;商人的乐善好施并不属于礼乐制度,这属于偷换概念,c项错误;仅仅根据纸商傅元龙并不能推断商人群体素质和修养的普遍提高,这属于程度失当,故d项错误。
12.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 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结合。
b. 修正智者学派的个人主义。
c. 宣扬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d. 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答案】c解析】材料未体现服从城邦和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苏格拉底修正智者学派观点,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强调一个人理智的重要性,所以表明苏格拉底探索理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故d项错误。
13. 智者学派中许多人都宣称,所谓的正义和公平仅仅是一种独断传统的表达或是独断统治者强迫人民接受的,没有什么确实是正义的。这表明智者学派。
a. 主张相对主义的价值标准。
b. 追求个人功利的思想倾向。
c. 注重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d. 倡导理性自由的生活态度。
答案】a解析】材料中智者认为公平、正义只是对统治者而言的,普通百姓则不这样认为,故正义是相对的,故a选项正确。个人功利思想指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利益的思想,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b;材料怀疑公平、正义的存在,无法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也是非理性的行为,故排除cd。
14. 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2023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b. 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
c. 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 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答案】b解析】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表明教皇鼓励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普遍”说法绝对。
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2015 英国着名的政治家 作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小编准备了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一 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教学各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有的班级中考成绩在高分以上的。较少,中等分线以上的人占大头,中考成绩低。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
八历史上第二单元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教学反思。陶洼子初中田智璟。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现了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及 这些失误。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虽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现了曲折,但是其主流还是前进的,如在经济 科技以及外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教师引导...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c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d 战争更为频繁惨烈。10 使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主要受益于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11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12 战国时期,是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