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发布 2020-02-17 08:00:28 阅读 3475

国培学《新课标》 心中目标更明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通过这次国培学习,我收获颇深,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反复的与旧课程标准对照,我发现几个让自己惊喜之极的改变:

一、降低知识的难度。

虽然新旧语文课标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但是新课标则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

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统一成低限――。

二、阅读量的增加。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课程标准的这一调整并非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三、习作教学的创新。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写作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是语文学科新课改的一面旗帜。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从语文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

五、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2011版新课标的表述中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如:

1.在“课程性质”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六、新课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循序渐进。

新课标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对年段要求进行一些微调。虽然是微微的小调整,但是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来说,感觉新课标真的是替学生着想的。比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9版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1版 考试复习题。一 填空题 共40分 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与 人文性 双重性质。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 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

2019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一 课程性质。二 基本理念。三 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 语言技能。二 语言知识。三 情感态度。四 学习策略。五 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 教学建议。二 评价建议三 2011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 课程性质。二 基本理念。三 设计思路。第二...

2019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与内容 培训总结。通过对教师的培训。让语文教师知道以后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去组织好教学工作。首先,老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