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过程年—2023年试行阶段。
年深入调研阶段。征集的意见及建议:(1)关于课程理念:
表述不清,难以做到。(2)关于课程目标和要求应更明确一些。(3)关于课程内容,按学段安排,初衷很好,,但教师不好把握;对某些内容教多深多浅没有把握;内容的呈现螺旋式上升绝对化,造成内容割裂,忽视了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几何证明应早渗透;几何推理应当既有具体的直观,又有逻辑推理,可以删去一些难题,但大大消弱几何教学不可取;实践与综合应用,目标要求不够具体化,案例少等等。
4)关于课程实施建议,写的比较空,不易操作。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学习、合作学习,但在教学中都流于形式,出现到处小组讨论,说话多,讨论少;动口多,动脑少;表层多,深层少;教学活动提倡创设情境,但教材的情境不真实;课堂上要求学生多活动,教师少说话;所有知识都要生活背景,都要探索,所有结论都要学生说出,使得课堂上无效时间多了,有效时间少了,等等。
5)关于教材,内容过难,内容编排不符合农村孩子实际是普遍的反应年6月《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初稿完成,座谈,研究,再修订。
年6月,发放给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再征集意见及建议,再修订。
年2月最后形成正式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二、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主要的问题。1、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讲解。2、小组学习的形式和方法有待改进。
3、不能灵活地处理教材,把教材当教案。4、把习题课或试卷讲评课当做展示课。5、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
6、追求形式上的能力训练,而忽视积极性的调动;等等。三、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1、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实验稿)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2023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2、关于数学观的变化(实验稿):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23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3、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实验稿)“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23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实验稿)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实验稿):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23年版:
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4、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教学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5、“双基”变“四基”(实验稿):“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23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实验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2023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7、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8、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四、领悟《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是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良好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要的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比如说,通过精讲多练、变式训练来传授“双基”,掌握解题技巧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一方面能使学生获得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应试能力;另一方面也造成缺乏对多样化的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与积累,尤其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首先希望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数学教育,然后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对均衡的学习结果;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原有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样的教育,得到一样的机会,但最后的发展可能是有差别的。根据学生的智力的差异,根据兴趣的不同,标准特别强调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应注重学生自主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课程内容要反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课程内容选取的一个基本原则。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社会的需求,另外就是数学课程要符合数学本身的特点---数学发展的非常快。
在这里边,特别强调在课程组织上,内容的组织上,处理好三个关系,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要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这三对关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重视。
关于过程与结果,传统教学只重视结果。数学要有结果,要有精辟的结果,要得到一个答案,但是还要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这一活动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起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过程,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促进自己数学素质的提高。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在内容的呈现上,在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呈现上,重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便使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理解数学。
直观和抽象也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对关系,数学是抽象的,一个人抽象的思维能力,要在数学中培养,但抽象能力的培养,要有直观作为铺垫,作为一个学生,这是思考抽象问题的一个支柱,所以说,重视直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再抽象的数学结论总能找到相对直观的表征和解释,运用直观手段本身就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更应该成为我们处理和组织课堂内容的重要方式。比如,充分利用图形所具有的几何直观,将复杂的数学对象简明化;恰当地构造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通过直观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以获得数学的猜想;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变;等等,都是数学课程内容组织上可以加强的方面。
关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学生学习的内容,多半是间接经验,但是这种间接经验的形成,也需要一些直接经验的积累,所以课程里边特别强调活动经验的积累,其实也是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样的关系。一方面,学生的数学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建立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建起来的。表现为书本知识的数学间接经验只有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学习数学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也在发展自己的直接经验,特别是通过打好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具有了主动面对生活和社会去拓展自我直接经验的能力,这正是数学学习的发展性所要求的目标。
所以,我们强调重视直接经验,不仅指它有利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在于它本身就应成为课程的重要目标。
参考实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重点实用参考文档资料 七上。要求常见问题。有理数基础 易 1.有理数运算法则记忆不熟练2.对已知绝对值求原数会出现漏解3.容易出现抄错题或抄错数的马虎习惯。整式重点 中 1.同类项的定义及区分不熟练。2.去括号过程容易出现漏乘及忘变号的情况 括号前是减号 3.单项式次数及多项式次数的确定方法易出现混...
2019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黑体2号居中 适用专业 黑体小四 课程类别 学位 非学位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限定选修课 自我设计课,只能是其中之一 课程学时 学时 标明周学时 第一学期16周,其他学期17周。课程编号 对应2011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学分 学分要准确 1 课程说明 黑体三号 宋体四号 简要的写...
2019教学大纲
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 教学大纲。编制单位 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编制时间 2011年9月。第1章总论。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掌握各种财务管理目标及利益冲突协调。熟悉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经理。熟悉财务管理环境。掌握利息率的构成及其测算。教学内容 1.1 财务管理的概念。1.1.1 企业财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