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10 11年

发布 2020-02-16 07:17:28 阅读 9664

2023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涂黑。

45.验证工作记忆是否存在**执行系统,通常使用的是( )

a.双任务范式 b.点探测范式 c.线索提示 d.注意瞬脱。

47. 采用这种设计可控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动作误差。

49. 2023年施瑞奥克(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着作翻译成英文出版,这本着作是( )

a.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频次。

51.要把标准差转化为方差,研究工作者要完成的工作是( )

a.计算标准差的平方根 b. 用样本n除以标准差。

c.用1/z除以标准差 d.计算标准差的平方。

53.某测验的信度为0.64,实得分数的标准差为5,该测验的标准误差为( )

a.0.36 b.1.04 c.3.00 d.4.36

55.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描述错误的是( )

a.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之间相关为0

b.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之间相关为0

c.误差分数(e)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误差分数(e)是一个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57、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 )

a.x2分布 b.t分布 c. f分布 d.正态分布。

59、在自陈式人格测验中为了探察社会赞许效应,测验编制者经常会使用( )

a.疑问量表 b.评定量表 c.投射测验 d.自陈测验。

61、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回答,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称为( )

a.反应定式 b.反应风格 c.猜测应答 d.默认应答。

63、甲、丙两图表示的数据分布形态分别是( )

a.正偏态和负偏态分布 b. 正偏态和正态分布。

c.负偏态和正态分布 d.负偏态和正偏态分布。

65、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众数、中数相等 b.图形围绕平均数左右对称。

c.图形中曲线横轴之间面积为1 d.标准差的变化不影响该图形的形态。

二、多项选择题:66-75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选时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根据记忆的spi理论,记忆系统的特点有:(

a、串行编码 b半行存储 c、独立提取 d、渐进遗忘。

67、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不清晰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有:(

a、如何写好一篇学术**。

b、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c、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证几何问题。

d、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得运动员。

68、普拉切克(将情绪维度为分:(

a、紧张度 b、相似性 c、两极性 d、强芭。

69、性格结构包括的特征有:(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70、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有:(

a、从上到下 b、近及远 c由边缘到中心 d、由粗大到精细。

71、下列有关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接受学习是低级的,发现学习是高级的。

b、接受学习是高级的,发现学习是低级的。

c、接受学习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

d、接受学习时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时机械的。

72、影响内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a.被试的成熟与发展。

b.被试国有的和习得的差异。

d.仪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73、用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其基本假设包括:(

a.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全或无。

b.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时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

c.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性质是一样的。

d.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性质是一样的。

74、散点图的形状为一条直线,前两个变量方差均不为零,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为( )

a.1 b.0.5 c.0 d.-1

75、下列心理测验中属于速度测验的有( )

a.文书能力测验中的校对测验。

b.梅尔(meier)艺术鉴赏测验中的审美知觉测验。

c.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中的装配测验。

d.西肖尔(seashore)**能力测验中的高音辨别测验。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什么是注意?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

77、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者往往会感觉食而无味?

78、简述德韦克(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79、简述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四、综合题:

80、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2)该类型设计有何优缺点?

8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就下图马斯洛需要层次演进图(图中a,b,c表示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说明几种需要之间的关系。

82、试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

83、有十四名智力水平相近的被试随机分配在3种不同的时间倒记时提醒情境(主考提醒、挂钟提醒、自我提醒)下参加某一智力竞赛。

表1 为三种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下,被试回答正确的竞赛题目数,经检验方差齐性,附表为双侧检验时f值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与非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有何异同。

克一瓦氏单因素分析使用的公式:

2010心理学参***。

1-5. cdabb 6-10. adcca 11-15. abbbd 16-20. bccbd 21-25. cdcca

26-30. bcabd 31-35. bcaba 36-40. bddca 41-45. cacaa 46-50. dacaa

51-55. dccdc 56-60. ddbba 61-65. adacd

66. abc 67. abd 68. bcd 69. abcd 70. abd 71. abcd 72. abcd

73. abcd 74. ad 75. ac

简述注意及其品质。

答: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以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就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例如(随便举)。集中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例如(随便举)。

注意有四个主要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可举例说明,也可简单阐述其影响因素)2.注意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的时间。(可举例说明,也可简单阐述其影响因素)3.

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可举例说明,也可简单阐述其影响因素)4.注意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可举例说明,也可简单阐述其影响因素)

简述成就目标理论。

答:成就目标理论是由德维克(dweck)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成就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学业目标取向可以分为两类: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

学习目标又称掌握目标。持这种取向的个体,他们学习是为了提高能力,也能真正提高能力;他们喜欢挑战,能坚持学习,不怕困难;在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时,用是否取得进步来评价;在对学习的成败归因时习惯归因为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的个体控制感强,自尊感也稳定。

表现目标的个体,他们学习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往往能力不人随着这种学习而改变;这样的学生习惯避免挑战,因为坚持性也差,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他们在评价学习效果时用自己是否比别人更强来评价;在对学习成败进和归因时习惯归因于能力或运气;他们控制感差,自尊感也不稳定。

在强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今天,成就目标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在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使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动机模式,同时应减少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比较,提高学生在自我参照标准上的评价,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所付出的努力大小和策略的运用上,集中于掌握知识本身,以达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用感觉相互作用解释为什么重感冒的人会食而无味?

答:感觉相互作用认为感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人对某个事物的感受,往往是对来自多通道的感觉的整合而形成的。

臭觉和味觉的相互作用尤其明显。当人感冒时,往往会鼻塞,从而影响嗅觉的感受性;在对味道的感觉中,嗅觉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嗅觉的参与品尝食物时,会食而无味。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勤思考研)

答:(一)反应时有赖于刺激。

反应时有赖于被刺激的感官。

反应时因刺激通道的不同而不同。刺激有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不同种类,不同感觉道的反应时间不同。

对于视觉和触觉,刺激作用的位置不同,反应时也不同。

痛觉反应时因刺激方式不同而不同。

半规管(蒙着眼睛在旋转椅上)反应时的中数是5000毫秒。(勤思考研)

反应时受刺激强度的影响。

刺激的物理强度大小影响反应的长短,一般情况是对弱刺激(阈限以上)的反应时间较长,刺激增加到中等强度与极强时,反应时就变短。(勤思考研)

3.刺激的停止及刺激强度的变化反应。

一种刺激的停止也同刺激的出现一样能引起反应,在视觉中对刺激的减弱要比刺激的增加反应快,这是视觉所特有的。

二)反应时有赖于机体(勤思考研)

额外动机加速反应。

反应时实验中,被试一般是想反应得越快越好,除此之外,一些额外动机如奖励和惩罚,会使被试的反应更快。

准备定势的因素影响反应时。

反应时实验中,被试的准备定势有些是随意的,并可由实验者的指导语所控制,但也有一部分是非随意的。一般说来:

反应前期的长短影响反应的快慢。假若前期太短,被试就来不及准备,如果前期太长,其准备又可松懈。

反应前期的肌肉紧张影响反应时。反应前期中肌肉紧张是自然的,但肌肉紧张的不同程度,表明其预备定势是不一致的:在前期末尾的肌肉紧张越高反应时就越快;当前期是有规则的,最恰当的长度时,则肌肉紧张最大。

肌肉的紧张程度影响反应时。

运动准备与感觉准备的类型不同,反应时长短也不同。

复杂反应。选择反应时与选择的数目成正比;

刺激越相似,反应时间就越长。

练习因素影响反应时。

一般来讲,反应时随练习的次数增加而减少,简单反应练习几次就可达最高速度,而选择反应则练习的次数需增多。

年龄因素影响反应时(勤思考研)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年龄被试的反应时也不同,从幼儿到25岁这一时期内反应时隋年龄增加而逐渐缩短,起初减少得很快,以后慢些。

个体差异因素影响反应时。

在反应时实验中,尽管对刺激强度、前期的长短、指导语、年龄、练习等诸因素控制不变,但对一些反应变量却不能都控制得很好。

速度与准确性权衡(勤思考研)

人在完成反应时任务中,平衡速度与准确性的操作特征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如果被试在完成某些反应时作业的“反应时--错误率关系模式”是由速度--准确性决定,此时的反应时指标就不可靠,因为被试追求正确率可能成为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实验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

这是哪种类型的试验设计,并简述其优缺点。

答:这是时间序列设计;指对一组被试或个体进行一系列周期性测量,并在测量的时间序列中引进实验处理,然后观测引进实验处理后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并与引入实验处理前的一系列测量结果相比较,研究插入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

其优点:时间序列设计可以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因为在这一系列的测量过程中,其间隔基本相同,因此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成熟的发展基本是相同的。其次,该设计可以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

由于每名被试都要经过多次测验,并得到一系列测验结果,这就能够降低由于只作一次测验而出现的有偏向性样本成绩的概率。另外,该设计有可能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

缺点:首先,由于该设计研究是在没有控制组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它不能控制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不能排除那些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其次,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作作为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在该设计中不易受到充分控制。

再次,多次实施前测验往往会降低或增加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在被试身上产生作用而影响学生在实验处理后的成绩。

综合题。

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

这三套题都比较贱因为是收费的所以题目和解答都不完整我再找找看有没有更完整的。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

西南大学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

西南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一 解释下列概念 20 1 实验者效应 2 韦伯 weber 定律。3 史蒂文斯 stevens 定律 4 闪烁融合频率。5 马赫带 mach band 定律 6 图形掩蔽 masking 7 麦考勒 mccollough 效应 8 双眼视差...

西南大学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

西南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一 解释下列概念 20 1 实验者效应 2 韦伯 weber 定律。3 史蒂文斯 stevens 定律 4 闪烁融合频率。5 马赫带 mach band 定律 6 图形掩蔽 masking 7 麦考勒 mccollough 效应 8 双眼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