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教育热词的冷思考

发布 2019-12-27 04:47:28 阅读 8037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李升勇。

以人为本仅仅是张扬个性吗?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以人为本"成为教育流行语,不少人把"以人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同时对个性的理解也有失偏颇,错把个性等同于自私,把自由理解为恣意妄为,用民主为幌子推脱一切社会责任。

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潜能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社会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践行以人为本,关键是要尊重生命、尊重差异,还要在尊重生命差异性的基础上,兼顾民族利益、社会权益。个人发展的总和并不等于民族社会的全力发展。

教育不能让学生一味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是让学生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国家民族的发展,让个体的发展与周围社会发展相协调。

因此,以人为本不等同于张扬个性,让学生不吵不闹也不是压抑学生天性。时下,对国人素质的垢病经常见诸报端, 问题多集中在"不排队、随地吐痰、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穿着不得体"等方面。这里所指的素质,其实是习惯修养问题。

我们一直误以为欧美国家的学生处处自由奔放、随性而为,其实他们在该守规矩的时候也绝不含糊。比如说,他们在课间都很安静,但至今国内很多学校学生课间追逐打闹、 乱喊乱叫的现象还很严重。

什么是人的天性?所谓天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一个社会人,起码要懂得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个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养成教育标准化"的理念,尝试着制定习惯养成的标准。

我们认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交往礼仪,不是压抑学生天性,而是有助于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对于课程,美国学者罗纳德是这样说的"学习者在学校帮助支持下,获得知识方法、优化思维、发展技能、转化态度、 形成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所有正式、非正式的教育内容与过程。"课程的本质是教育而非教学,课程的核心是内容和过程。 内容又分正式内容和非正式内容两部分,过程也不例外,也分正式过程和非正式过程。

如此解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的角度切人多,从教育的角度切人少;重视了教育内容,对教育过程重视不够;对正式教育内容和过程关注较多,对非正式教育内容和过程关注不够。

一般认为,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这样的概念看上去没有问题, 但实践中有很多偏失。有的学校误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工厂、农村、科技园参观等) ,或者是开设特色课程(国学课、地方特色课等) ;还有的把兴趣小组如陶艺、美术、书法、**、舞蹈、钢琴、乒乓球、游泳等也误解为校本课程。其实这些仅是校本课程极小的一部分,这样的理解实质上把学校课程和国家课程分离开来,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互相影响的问题,师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校本课程开得越多越实,对国家课程冲击就越大。

反过来,如果学校集中于国家课程的落实,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就有可能流于形式。

国家课程是针对全国各地设置的课程,不可能照顾到特别地区和特殊文化的差异。校本课程不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之外再开发所谓校本课程体系, 而应本着从课程标准中来、到学生生命需求中去的原则,打破学科界限,走综合化的路子, 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更大的教育教学优势。

因此,我校的校本课程设置本着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底线、以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和民族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上线的原则,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出相对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一校本课程一师本课程一生本课程。具体来说有,基础性课程一汉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文本性课程一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 戏曲课;实践性课程一观察课、 时政课、地理课、棋艺课、体能课、规划课、礼仪课、民俗课、家政课等。

课上临时性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

自从合作学习的理念被提出以后,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或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各小组讨论,三五分钟后再找几个人发言。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形式,但还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课上的临时性讨论,学生讨论什么、是否认真讨论、有多少有价值的目标生成,教师往往难以掌控,合作学习的目的也无法真正达到。

合作学习不能落地生根, 主要原因是人们把讨论交流与合作学习这两个概念搞混了。 合作学习的落脚点不应在小组合作形式上,应该在学习性组织的创建上。合作学习首先要有组织、有目标,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目标一致;其次,要有过程管理,学生的学习合作都应该在组织内完成,同时还应把合作学习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合作学习经常化、常态化、生活化。

学习性组织建设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价值引领,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文化标志,通过组约、组训明确价值追求;异质分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身高、学习基础、 性格、性别、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背景等因素, 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评价都不是评价个人,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整体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增强合作;差异计分, 把小组内学生按学习基础确定回答问题的分值权重,同一个问题不同组员回答得分不一样,学习基础落后的回答分值高,学习基础好的回答分值低。

这样的组织化合作,有效地给予那些弱势群体最大限度的关注。课堂上需要回答时,为了小组利益,大家会主动把机会让给小组里学习基础落后的组员,为了保证他能圆满回答相关问题,大家也会给他更多帮助。这样不仅小组获得高分, 学习基础落后的组员也能得到更多表现机会和更多肯定,增强自信心。

高效课堂只是追求教学的"高效率"吗?

评价一节课好坏的依据是什么?是看老师的预设还是看学生的生成?毫无疑问,谁都会说要看生成。

但是,现实中无论是学校研究性观课,还是校长、 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名师的课, 或者评委评定各级优质课,评价的依据往往是教师当堂呈现的过程是否精彩,而不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习惯、态度、情感、文化等方面有多少内化和生成。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只关注知识、能力训练点,生成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在课堂上一雕而就。

预设的课堂具有非常强的观赏性,但是未必就有实效性。 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学生的切身体会或真正的困惑吗?即使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学生圆满的回答,是所有学生都认真思考井有了正确理解以后的自然结果吗?

老师设计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就必然得到优化了吗?本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得到应有的训练了吗?

这些年"高效课堂"十分流行,但"高效课堂"是否就意味着课堂高效率?需要细致辨析。 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应该由谁来回答?

理论上谁都知道,应该交给学习相对弱势的同学回答,如果遇到一个同学答不出,老师应该不断启发诱导,直至把学生的问题解决掉。如果第。

二、第三个问题仍然有同学不知怎样回答,老师还敢不敢继续给这些同学机会? 在实践中,很多人追求的是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必然追求一节课的相对完整。结果这节课结构完整了,目标完成了, 教学效率保住了,可最需要关注、最需要锻炼的弱势群体却没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成长。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建立系统思想,把教学的效果放到学生生命成长的大背景下去思考、规划,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在保证学生发展的前提之下再去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而不是本末倒置。课堂评价的支点应放在学生生成上,不仅追求40分钟内的生成,而且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元生成。评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看精彩看实效、不看师效看生效、不看预设看生成。

是快乐学习还是收获学习的快乐?

有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提到素质教育,好像就是不能考试、不要质量。实际上,素质教育不存在要不要质量的问题,只有向谁要质量、如何要质量的问题。

当下大力提倡"减负",但 "减负"绝不等于把一切必要合理的作业都去掉,让学生每天沉溺于电视网络之中。课业负担有两种,一种是显性负担,有的学校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响,明里暗里还在搞应试教育, 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大、课外辅导书太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学习负担,这都是显性负担。 还有一种心理负担更不可忽视:

传统的课堂里,老师像和尚念经一样没完没了地讲,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学习成了一种心灵的折磨。长此以往,心理上也感觉负担很重。要想解决学生负担问题,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而不是一味减少学习量。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有人就想到让学生快乐学习,初衷很好,但提法有问题。学习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脑力劳动,劳动成果是甘甜美丽的,过程却不一定全是快乐。

有的人为了解决学习兴趣问题,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方法, 以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但这只能解决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很难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 学习兴趣是一种意志品质,是长期涵养的结果,临时性的创设情境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绪,即使学生对当前内容产生了兴趣,也是短暂的,并不是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

还有人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表扬和激励,但如果目标不明确,尺度把握不好,可能适得其反。有人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说什么都不予否定,课堂上一团和气,这样只会混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对知识的准确掌握。有人喜欢用物质激励手段,但一味依赖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奖品上,忽视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所谓"得鱼忘签"。

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变得浮躁、功利, 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初衷。

究其根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种内心的追求和渴望, 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学习的恒动力。这种长久不衰的学习内驱力不可能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学习成长后的强烈体验。 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外部形式上的快乐学习,而是学习进步的内心体验;不是学习过程中是否轻松快乐,而是学习之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 不是快乐学习,而是学习快乐!

评定分离“热”中的冷思考

专栏聚焦。评定分离 热 中的冷思考。文 张志军。作者简介 张志军,上海百通项。目管理咨询 副总。工程师,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专家,中国采购与招标。约专家,中国招标师 特聘授课专家,中国招标采购社区总版主,国内点击量最高的招标投标专业博客博主,全国招。标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 科目编。委 ...

对学校安全教育的思考

作者 唐莉。读与写 中旬刊 2019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1578 2019 08 0023 01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安全工作没干好,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因此,每所学校都应当做好安全工作,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

思想汇报 对高校教育的思考

其次,高职院校的定位有模糊化的趋势。高职院院校本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国家生产力需求的技术人才,但是在大的教育环境下,高职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目前国内教育界确实存在四年制应用本科大学干三年制高职的事,高职院校干中职学校的活儿,中职学校又拼命想升高职,而高职院校又梦想着升为本科院校。如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