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

发布 2024-03-26 18:15:10 阅读 3887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动态生成,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课件。

情境导入】小朋友,老师了解到在炎热的商场里一些电器量较大的商品的销售情况,你们认为他们的销售情况会怎么样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空调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属于大众化商品,可以**进行再次利用;而学习机是高科技产品,对学习有用;护眼灯是比较新颖的产品(课件出示例4:销售清单)

进行新课】1.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

1)哪种商品最贵?

2)哪种商品最便宜?

3)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

4)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2.解决问题。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为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1)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怎么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8+225+166=

2)应该准备多少钱呢?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独立思考;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方法一:558+225+166=(949 )(元)。

这种方法虽然是最准确的,却不是最好的,因为买东西不可能提前知道**,所以我们买东西只能估计个大约数,这就需要估算。

方法二:560+230+170=()元)。(把558看作560,把225看作230,把166看作170,一个多看2,一个多看5,一个多看4,因变化都很小,使结果与准确结果取接近)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估算的一般方法。

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4)根据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空调扇比学习机大约贵多少钱?护眼灯比学习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说说估算的过程。

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方案。

课堂作业】估算。

课堂总结】你学到了什么?哪部分你最喜欢?

课后作业】1.小明遇到了困难: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如果请你选,你想选乘飞机还是乘火车?

2.电风扇:245元电饭煲:187元。

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集体交流。

3.练习九12~14题。

第5课时解决问题。

558+225大约是(790)

790+166大约是( 960 )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790+170=960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这节课教师通过身边熟悉的生活事例——电器销售清单入手,引导学生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估算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估算方法和估算策略,表现在学生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能选择恰当的算法,还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使学生对数的感觉得到提高。

培养应用意识,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估算方法和策略后,引导学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动态生成,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课时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页的例8。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 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 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准备 课件。情景导入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解决问题

第2课时解决问题 二 教学内容 教材101页例2。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的认识分数,并理解分数在应用题中的意思。2.通过分析例题能够将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较好的结合在一起。3.通过对例题的学习,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在生活中。重点难点 将分数除法与整数的乘除法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情景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