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019部编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

发布 2024-03-21 16:35:09 阅读 2237

第一单元

一、积累·运用(18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6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为此,他们着①(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lì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2)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修改句。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4分)(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3.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5分)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4.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上联“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3分)(

a.齐家立业即文章 b.千秋功业一楼书。

c.四面湖山依几席d.争与友人戏落红。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22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 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6.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友人惭,下车引之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8.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有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3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点?(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20分)

春天忆故人。

高红十。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地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看一样样绿了。

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的时间。

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

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

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波动》,和前苏联**《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一晃,过去快四十年。

我去过他在雍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

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

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

再后来,有了令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

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

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

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

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

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绽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

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

选自《北京**》2017年04月27日,有删改)

9.作者追忆了与史铁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5分)

10.文章题目是“春天忆故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我与地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1.阅读文章第⑨⑩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从修辞角度赏析)

2)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体会这句话的含意)

12.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附:作文(40分)

以“我的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教师详解详析。

1.(1)①a ②b

2)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2.[解析] b “吹毛求疵”指故意挑毛病,寻找差错。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3.示例: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

4.b5.d

6.[解析] a a项,“之”字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他三项都为代词。

7.(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他)却不会回信。

8.(1)吕蒙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刻苦学习。

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参考译文]乙]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他)小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奔向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他)却不会回信,去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道:

“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的,只有傅修期了。”

9.[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时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概括出“我”与史铁生之间交往的几件事即可。如第④段写“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第⑤段“我”去史铁生家拜访他,谈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创作风险格,等等。

依此加以筛选、整合即可。

答案] ①通过友人向史铁生约稿;②拜访史铁生,谈论《遥远的清平湾》创作风格;③商讨电视剧拍摄事宜;④听史铁生谈《我与地坛》创作体会;⑤史铁生向“我”转达友人问候。

10.[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听到广播播《我与地坛》,引发了和史铁生交往的回忆,而且这部作品代表了史铁生的最高文学成就,包含着史铁生对生活的理解,因此文中用大量的篇幅写这篇文章,正是表达对史铁生的赞颂与缅怀之情。

答案] 《我与地坛》引发了作者对史铁生的回忆,此文令文坛惊艳,突出史铁生的文学成就;此文是史铁生出入地坛十五年、深入生活创作而成,融入了他对生死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史铁生思想的深邃;写听读此文“新鲜”“清亮”“深沉”,表明史铁生及其作品依然活在读者心中。作者用大量笔墨写此文,也是“忆故人”,表达对史铁生的赞颂与缅怀之情。

11.(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史铁生的文章是他多年深入生活锤炼而成,意蕴丰厚,给读者以情感、文学的浸润。

2)史铁生虽然走了,但他和他的作品依然活在读者心中,并且激励人们好好活下去。(意近即可)

12.①最后一段以回忆史铁生向作者转达友人问候的生活画面作结,照应文章题目;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史铁生的深深缅怀之情;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019部编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018部编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伫立 ch 怆然 chu n 仙露琼浆 qi n b.决眦 z 迸溅 b n 灼灼其华 zhu c.矜持 j n 颤抖 zh n 荒草萋萋 q d.孱头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

课外古诗词 1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2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篇目

课外古诗词 1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2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