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游子吟》《别母》 教案 教科版

发布 2024-03-21 09:45:11 阅读 6632

《游子吟》《别母》教案。

教材简析】本文“情”字当头,以游子的视角,简洁传神的语言,描写了深切感人的慈母情。《游子吟》与《别母》以白描的手法描绘慈母为游子缝衣和母子促膝谈心的情景,又以设问或想象的手法抒发游子的无限感慨,朴素自然,震撼人心。

设计理念】立足语文课程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加强三维目标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加强古诗文精神文化的引领。让学生在整合式的教学中,想象入境,借象悟情,在诵读感知体会中学习古诗文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二首古诗,并熟练地背诵。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二首古诗的大概意思,3.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重点诗句的情味,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在**对照和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提升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正确诵读理解二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的妈妈爱你吗?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指名交流)

2.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时时记刻刻都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是母爱,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是一餐可口的饭菜,母爱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母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咛,带着这份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继续学习古诗三首,(板书)首先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板书,生齐读课题)

3.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在本诗中是指谁?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自读一读古诗,看谁能将诗句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美。(出示古诗,自由读)

2.指名读古诗,之后生再齐读。3.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4.那你们知道孟郊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师简介诗人并)

三、朗读诗文,意境交融。

1.请大家看,在这首诗里,有一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后。

来还一直被人们吟诵的千古名句,是哪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这里的“寸草”是什么意思?“三春晖”是指什么?(2)知道这句诗表达的是什么语气吗?

(反问的语气)(3)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想表达什么意思?(生叙述)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们报答不了这份亲情,却用了一个“谁言”这种反问的形式呢?

4)生自由读诗句,再指名读。

2.为什么儿子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呢?请大家读读前四行诗,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这几句诗,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插图和古诗)

预设:抓住“密密缝”,体会浓浓爱。)

1)为什么儿子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呢?(预设:作者进京赶考前的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给儿子缝织衣服。)

2)你是从**得到这种感受的?是的,插图是文字的再现,书上的插图再现了哪句诗?(“临行密密缝”)

3)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你是从**体会到的?(“意恐迟迟归”)

4)的确,在古代吴越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回来得越早,缝得越稀,儿子就回来得越迟。所以母亲“密密缝”,是因为“意恐迟迟归”。

5)母亲把这份愿望缝进了衣服里,现在,我们就把这份祝福融。

在诗句里,读出来好吗?(指名读)

6)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指名说)

7)由此可知,母亲在“游子衣”里,除了缝进密密的针线,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母亲的担忧、祝福、牵挂和所有的爱,都缝进游子衣里,一起读读前四行诗。(指导朗读)

8)可以说,一件游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说,这样的深厚的恩情能够报答得了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

1.现在,如果你就是孟郊,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原因让你觉得无法报答母亲?(生畅所欲言)

2.指名说诗意。

四、学习第二首诗《别母》

1、刚才我们发自心地感受了孟郊的《游子吟》,正可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永远是母亲心中最深最重的牵挂,现在再让我们走进第二首诗《别母》(课件出示)(板书)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诗的韵律美。3.指两名读古诗。

4.同学们,透过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5.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请带着你体会到的意境,来给大家读一读?(生读第一句诗)

6.“夜欲分”指什么?当时的环境又是什么样呢?(下着细雨)这更让你有一种什么感受?(凄凉)来,谁来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师相机表扬)

7.这位母亲又是什么样的呢?(白发)母亲又在说什么?8.可是,儿子终归要远行的,此时,他也不忍离开自己的家,自己的白发母亲,于是他想到了——(生接读后两句诗)

9.透过作者的想象,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0.是呀,天涯无边,漫漫旅程,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而想念家中的白发老母,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了,此情此景,谁来用你深情地诵读,让我们来感受一番呢?(指2名读后两句诗,再齐读)

五、体会诗境,悟诗情。

1.刚才,我们从《游子吟》中,读出儿子临行前,母亲“密密缝”的画面,又从《别母》中,读出了儿子临行天涯,母亲雨夜不眠的画面。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进入了读诗的第一重境界,那就是读出了诗中之画。

(板书:诗中之画)

2.孩子们,当“临行密密缝”和“白头闲坐话艰辛”这两幅画面交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

因为,临行前,引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后,引读——“出门便是天涯路,明日思亲梦里人。”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课件出示相关诗句)

3.孩子们,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指名说)

4.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

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引导朗读)

5.刚才,你们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诗里,把自己的心放进诗里,让人感觉,你不是在读别人的诗,而是在读自己的心声。不知不觉,你已经达到了读诗的第二重境界了,读出了诗中之情。

(板书:诗中之情)。

6.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生说)

7.你们的字字句句都包含了对母亲的深情。但仅仅用一两句话远远不能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此时,让我们把心中对母亲无尽的爱融化在这两首诗里,送给自己心爱的妈妈吧。(指名读两首诗。)

8.同学们,你们读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汪中的《别母》,可老师听到的却是你们对自己母亲的款款深情。这说明你们已经达到了读诗的第三重境界,那就是读出了诗外之意,(板书:

诗外之意)。

五、拓展延伸,丰富内涵。

1.(放**)同学们,古诗就要熟读成诵,刚才我们在孟郊的诗行里,没有听到深切的呼唤,更没有听到高声的赞美,然而一分浓浓的真情却从这简单的30个字里自然流露,而汪中一首《别母》又让。

这份深深的母爱触摸着我们的心灵。

2.最后,让我们在低回、婉转的**声中,把所有的感动融进这两首诗里,试着背诵《游子吟》《别母》。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游子吟》《别母》 教案 教科版

游子吟 别母 教案。教材简析 本文 情 字当头,以游子的视角,简洁传神的语言,描写了深切感人的慈母情。游子吟 与 别母 以白描的手法描绘慈母为游子缝衣和母子促膝谈心的情景,又以设问或想象的手法抒发游子的无限感慨,朴素自然,震撼人心。设计理念 立足语文课程综合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加强三维目标与课...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游子吟 课堂实录 教科版

游子吟 课堂实录。师 从开学到现在,你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有六首吧?生 有。师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我报题目,看看你们能不能背出来。晚春 生 拍手打着节拍齐背韩愈的 晚春 师 忆江南 生 打着节拍齐背白居易的 忆江南 师 刚才听大家背了两首诗,非常整齐,声音也响亮,而且有个特色,就是你们班的老师在上...

小学六年级语文《游子吟》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 游子吟 教案。1 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古诗 泊船瓜洲 背诵并口述诗义。2 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学习这首古诗的?我们是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义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 3 小结 今天我们仍然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学习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古诗 游子吟 同时我们还要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描写母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