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3-15 13:15:03 阅读 3952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1、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对长方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还要对长方体进行深入研究。

二)探索新知。

1、简单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组成部分。

长方体正方体。

尝试练习: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个面;

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个顶点;

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条棱。

2、探索新知活动。

1)分组讨论正方体、长方体面的特点(指名汇报)

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等,长方体的对面两两相等。

2)小组交流长方体、正方体顶点的特点。(指名说说)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

3)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棱的特点。(全班交流)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棱的长度相等。

3、整理知识。

我们把刚才探索得的知识归纳整理可以得下表:

认识正方体的棱和长方体的长、宽、高)

尝试达标练习。

1、把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2、如图所示,三条线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1)这个图有( )个面是长方形;

2)这个图有( )个面是正方形;

3)这个长方体上所有长方形的面积和是( )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能正确判断图形沿虚线折叠后是否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3、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能正确判断图形沿虚线折叠后是否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具准备:小黑板、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把教材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教学步骤:一、前提测评,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如果把长方体和长方体展开,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展开”与折叠。

三、自主**,发现方法。

1、教师出示实物,引导**:这是一个正方体的盒子?请你观察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2、怎样得到一个展开图?请你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同桌合作,剪一剪,想一想先沿着哪条棱剪开?(学生自主,合作**)

3、集体汇报,展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展开图的。

小结: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开,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不同。

4、请同学们再将准备好的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看看又能得到怎样的展开图。(同桌合作,剪一剪)

5、汇报展示,请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并说说是怎样得到这个展开图的。

6、自己把展开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和长方体,然后闭上眼睛再想想展开和折叠的过程。

四、巩固训练,深化理解。

1、课本16页“做一做题。

2、课本17页“练一练题。

让学生做后小结,判断能不能围成正方体、长方体,利用筛选淘汰的方法,剔除条件不够的图,如正方体,面大于6、小于6都不行,面都在一边的肯定不行。)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有六个面,而且都不在一边。

判断:筛选淘汰法。

长方体。教学反思:

3、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小黑板。

教学步骤:一)前提测评,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 )有( )条相等的棱。

长方体有( )个面,s上=( s左=( s前=(

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表面积,先让学生说,再进行总结。

出示小黑板: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三)自主探索,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拿出正方体,在六个面上分别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再想想怎样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先自主**,再与同学交流,教师小结)

板书:正s表=s上+s下+s左+s右+s前+s后。

6个面相等:s表=s上×6

2、同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自主**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板书:长s表=s上+s下+s左+s右+s前+s后。

s上=s下 s左=s右 s前=s后。

长s表=2s上+2s左+2s右。

3、看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教师出示长方体展开图,说明:把长方体看作2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上、下面,另一部分是前、后、左、右组成的侧面,将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底面的周长c底表示,宽相当于高,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用底面周长×高加上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板书:s表=c底×h+2s上。

四)巩固训练。

1、课本上长方体,上面的面积是( )上、下两面的面积和是( )前面的面积是(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是( )左面的面积是( )左、右两面的面积是(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五)实际运用,深化理解。

1、教材18页“试一试”。

2、教材19页“练一练”第1题,要求选择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练一练”第2题 3题。

4、“练一练”4—6题,看要求,说方法。

六)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s表=s上+s下+s左+s右+s前+s后。

6个面面积相等,所以s表=6s上。

长方体:s表=s上+s下+s左+s右+s前+s后。

s上=s下 s左=s右 s前=s后。

s表=2s上+2s左+2s前。

两部分:①侧面→长方形 c底×h高。

上、下两个面。

s表= c底×h高+2s上。

八)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5、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3、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有序的观察方法以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若干个正方体模型,小黑板。

教学步骤:一)前提测评,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口头填空。

1、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 )有12条相等的( )

2、长方体有( )个面,s下=( s右=( s后=(

3、长方体s表。

或者。4、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正方体和学生一齐数一数6个面,再把这个正方体放在墙角,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露在外面的面。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学校 官路小学 教师 李攀华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教材简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 正方体并且学习了长方体及正方体的平面图形以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 正方体。本单元主要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长方体 正方体的展开图 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书上应用题练习

1制作一个如图的长方体灯笼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1 根据左图纸盒标出右图展开的图形的边长的长度?2 做上面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3 给棱长为0.8米的正方体木箱的表面涂上油漆,涂漆部分的总面积是少?4 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 如图 它的长 宽 高分别是6.5厘米 3.8厘米 10.5厘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满分 100 分,完卷时间 70 分钟 一 填一填。30 第 题各2分,其余一格一分 1 长方体或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条棱,个面 长方体最多 个面是正方形 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 个面。2 分米2 900厘米2 6.25米2 米2 分米2 3 将右图沿虚线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正方体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