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备

发布 2024-03-15 12:00:01 阅读 429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主要分四个活动呈现:

在观察活动中,认识倒数;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现实情景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建议 :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 9课时。

本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呈现方式和编排思路与分数乘法类似,突出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图形语言,促进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2.鼓励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理解困难,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这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一个“正向思维”,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

因此,根据《标准》的要求,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以体会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图将这些信息和数量关系表示出来。画图是一种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材鼓励学生用图来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材中呈现了两种图例形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分数除法(三)》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 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一)、(二)

教材借助操场上的活动这一主题情境图,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分数除法的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幅情境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反馈时,学生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

如果有学生选择用除法计算,要引领学生做好分析,可教学准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39页的情境图。

借助线段图的功能理清思路。对这一方法不做基本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五、教学准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39页的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作好铺垫。

找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判断谁是单位“1”。(1)故事书的是150本。

2)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

3)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

二)创设情境,引发**。

教学例题: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看这些同学多开心啊!从画面中,你们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

生:跳绳的有6人,打篮球的有4人,踢毽子的有3人。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些数量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作补充。

师: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的。跳绳的人数是参加活动总人数的,三)提出问题,自主**。

1)提出问题。

师:根据情境图提供的数学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状况百出,老师可作以下的引导:①参加跳绳的小朋友有多少人?②你知道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人吗?

③如果告诉你参加跳绳的人数与参加活动的总人数的数量关系,你会求出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吗?

得出**题目: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2)学生自主**。

自主**问题:根据题意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课堂,收集信息。

3)反馈探索结果。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怎样理解这句话?

学生1:跳绳的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板书)

学生2: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正好是操场上跳绳的人数。

学生3:参加活动总人数的,相当于操场上跳绳的人数。

师:请大家用一个等式表示题中的等量关系。

写出数量关系式。

参加活动总人数×=跳绳的人数(板书)

参加活动总人数×=6

4)独立解决问题。

列出方程。师:参加活动的总人数知道吗?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母来表示?(这时如果学生提出用算术法解答,老师引导学生知道,如果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思路思考,应该先探索方程法,然后再用算术法解答。)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后,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让学生说说列方程的根据。

解方程。学生独立解答方程,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x=6x=6÷

x=27答:操场上参加活动的人数是27人。

(5)学习算术解法(如果前面学生没有提出算术解法,这个内容可放在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用除法计算:6÷=27(人)

与学生一起分析,借助线段图理清思路。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0页的“试一试”的第(1)、(2)小题。

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课堂,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第(1)小题和第(2)小题数量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两小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方程法解答了许多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你能根据以下方程,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

x=30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和自己的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跳绳的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参加活动总人数×=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x=6÷

x=27答:操场上参加活动的人数是27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 我会填。1 某数的是28,这个数是。6 一根铁丝长8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7 千克的是14千克,44千米的是 千米。二 我会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0分 1 任何数都有倒数。2 如果 1,那么与互为倒数。4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5 五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 我会填。1 一根铁丝长8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7 千克的是14千克,44千米的是 千米。二 我会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0分 1 任何数都有倒数。2 如果 1,那么与互为倒数。3 一种商品降价后,又提价,这种商品的 没有变。4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5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成绩。一 我会填。每空1分,共12分。1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它本身。2 把 改写成一道除法算式是。分 时 4 某数的是28,这个数是。6 一根铁丝长8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7 千克的是14千克,44千米的是 千米。二 我会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0分 1 任何数都有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