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12分)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3)行走在古诗的秋天里,别有一番情致。李白的影入平羌江水流”,以秋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借萧瑟秋景道尽游子思乡悲秋之感;岑参的“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察,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扫传统的悲秋之气,唱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秋的赞歌;谭谭嗣同途径潼关作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渔关不解平”表达了自己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
3)峨眉山月半轮秋;枯藤老树昏鸦;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2.下列选项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d ) 2分)
a.酝酿(liàng) 莅临(lìn) 淅淅沥沥(lì)
b.棱镜(léng) 抽噎(yē) 莽莽榛榛(zēn)
c.菡萏(dàn) 攲斜(jī) 人迹罕至(hàn)
d.高邈(miǎo) 诀别(jué) 杞人忧天(qǐ)
3.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2分)
a.怂勇蝉蜕尤然而生 b.蜷服温迅见异思迁。
c.帐蓬绵延神采奕奕 d.澄澈凯歌哄堂大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分)
a、开展经典通读等活动,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终受看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5、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c ) 2分)
a、《纪念白求恩》是***所写。***,字润之,他是中华入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b、《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获得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
d、《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语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晴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夜雨寄北》,完成6-8题。(6分)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分)
7、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2分)
6、(1分)李商隐。
7、(2分)什么时候;当面诉说。
8、(2分)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夫妻团聚的北方(长安)。
二)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9-11题。(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
11.理解作答。(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4分)
9.a 10.c
11.(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黄昏断想。李洪武。
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甫进村头,天已近晚。秋树婆娑,月影在望。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
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一切那么熟悉, 却又那么陌生。
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四野平旷,蛩声入耳。 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是倾尽一日的力量试图留给我渲染极致的印象。
浓墨重彩的大写意在乡人匆匆的行色中不讨巧不媚人地铺排着。放羊归来的老汉,披一身晚霞,鞭声吆喝与羊咩犬吠相应和,处处自然,时时有趣。我仿佛天外来客,与这些真正的自然之子格格不入。
放下行李,在奶奶的捶布石上小憩,凉意袭人,心中却备感温暖,那是对家的渴望,是温馨的怀旧,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摸摸平滑的纹路,嗅嗅苍翠的青苔,满怀情意。他们像故交等待着我的到访和归来,不嫌弃我的仆仆风尘,不聒噪我长时间的音讯不通。
河边柳是上了年纪的时光记录者,应该存有我曾经水中摸鱼、河岸照影、树顶掏鸟蛋的儿时印记,也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手栽的白杨高耸入云。
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
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
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
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牢笼般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
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
摘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12.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4分)
13.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14.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5.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12.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表达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13.景色宜人、宁静、和谐、温馨。
14.虚实结合,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15.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动与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26分 1.请把下面一句话规范 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2.依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拼音 4分 1 酝ni ng 2 ch ng 清。3 qi 而不舍 4 h i 人听闻。3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 z o 讪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题卷 答案
惠城区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说明 全卷共4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全卷满分120分,另设有附加题10分。答题内容一律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写在本试题上的不计分。一 基础 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 秋词 其一 1分 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百校名师经典版
一 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霎 ch 匿笑 n 确凿 z o 哄堂大笑 h ng b.发髻 j 晕眩 xu n 莅临 wi 咄咄逼人 du c.女娲 w 黄晕 y n 窠巢 k 淅淅沥沥 x d.攒聚 z n 红绫 l ng 狭隘 y 混为一谈 h n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