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三

发布 2024-03-14 09:05:10 阅读 6459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三)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映衬(yìng chèn) 濒临(bīn lín恹恹欲睡(yān)

b.倔强(jué jiàng) 主宰(zǎi杳无消息(yǎo)

c.蹒跚(pán shān) 倦怠(dài油光可鉴(jiàn)

d.炽热(zh屏息(bǐng跋山涉水(bá)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莹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荧。

b.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涨。

c.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d.各个站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锭放出胜利的笑容。绽。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天的人民公园,花红柳绿,满眼的珠光宝气,游客们无不感到繁华和欢悦。

b.围绕反对“四风”,重点整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不主动、不贴心,纪律性不强,“为官不为”,上推下卸、殚精竭虑、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c.读书的确是个不折不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地狱舨的历练,你才能脱胎换骨,取得一片新天地。

d.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完成5-8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七百里方:地方 (纵横,指面积)

b.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c.吾与汝毕力平险险:险峻的大山。

d.一厝朔东厝:安放,放置。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自以为大有所益。

b.告之于帝闻之于宋君(被)

c.面山而居而山不加增。

d.操蛇之神闻之河阳之北。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a.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去呢?

b.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将要把土石放到**去呢?

c.用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去呢?

d.用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将要把土石放到**去呢?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请在杜牧的《赤壁》和王维《使至塞上》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

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

10. 本文首段有何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3分)

答: 11.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 12.宋代朱熹写的《偶成》中有这样的诗句:“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请你根据上文知识就其原因进行科学分析。(3分)

答: 接期末测试卷一文言文阅读)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晏列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迎来了检验自己语文素养的期末测试。眼前的这张试卷将会是你展示自己学识的舞台。记住 轻松一点,细心一点,你将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c zh l n z o 小屋出自一个农村木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二

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二 一 积累与运用 共2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颓唐 tu 鲜腴 y 溃退 ku 锐不可当 d n b 要塞 s i 秀颀 q 咆哮 p o 歼灭 ji n c 濒临 b n 遏制 诘责 ji 差使 ch i d 琐屑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

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 一 积累与训练 共10题 共4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窒息 zh 简陋 l u 锐不可当 d ng b 要塞 s i 蒙昧 m i 悄然不惊 qi o c 颁发 b n 宽恕 sh 引吭高歌 h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