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3-04 19:10:08 阅读 7103

课题: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

单元教学内容:

1、听:《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

2、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

3、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

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民族民间**的多彩,增强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体验乐曲中各段落情绪与拍号的变化,并能运用肢体语言、打击乐器等方式表现出来;通过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并能跟着**律动。

3、学习用轻快、愉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和《跳柴歌》,表达歌曲的情绪。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等。通过接龙唱、在句末长音处增添声势活动等方式,感受歌曲句逗特点。

4、在了解民俗民风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开展创造性的“跳柴”游戏和歌表演活动,要求动作合拍,情绪饱满,在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知道连线的两种不同含义,并能较好地表现在歌曲演唱中。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快、愉悦的声音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和《跳柴歌》,表达歌曲的情绪。

2、感受民族民间**的多彩,增强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单元教学难点:

1、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体验乐曲中各段落情绪与拍号的变化,并能运用肢体语言、打击乐器等方式表现出来;

2、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等,演唱时表现出民歌的韵味。

单元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2、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

3、拓展:高山族的民歌类型。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2、充分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对与其相关的**文化感兴趣。

3、能积极的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及伴奏、艺术实践等实活动,并在体验、**、合作的过程中,积累艺术表现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注意歌曲情绪的体验。

难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节奏音准的把握。

教具准备:收集台湾高山族影像资料、**文化知识、课件、钢琴、收集查阅台湾及台湾高山族相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2、师: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

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声中,欣赏台湾风光。

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

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

三)、新歌学唱。

1、教师跟钢琴自弹自唱。

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

欣赏歌曲前提问:

1)、**的情绪如何?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欢快活泼的情绪。

2、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请学生即兴的用拍手、跺脚等体态感受歌曲的情绪。

2)、按节奏齐读歌词,交流词意。

3)、用“lu”哼唱歌曲,同时用手势表示音高,感受旋律特点并交流。

师总结:一、二乐句相似,整个旋律向下走。

4)、随钢琴视唱歌曲旋律,找出难点出听唱或教唱。

5)、学生先讨论演唱形式之后可选用:男女生分乐句接龙唱、领唱、轮唱进行学习歌曲。

四、歌表演。

1、****,教师拍手为歌曲伴奏。

师:大家今天表现真不错,我不由自主的想为大家鼓掌了,可是我的掌声可是有节奏的,请大家听好了!

拍腿 2/4 x x 0 0

击掌** 2/4 0 0 x x x

2、请学生放慢速度练习拍腿和击掌。

3、分组表演,之后教师评价。

请一半学生唱歌,一般学生伴奏。然后互换。

4、完整集体演唱并伴奏。

五、拓展: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

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劳动。

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

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

其四为叙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结束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台湾及台湾高山族民歌的特色,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老师忠心谢谢你们的合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高山族也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让我们在歌声中共同祝愿海峡两岸同胞早日团圆。

随着《我的祖家是歌乡》的**跳着高山族舞蹈节奏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1、欣赏声乐版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每个段落的不同情绪、节拍,能哼唱并能用声势动作给第一主题伴奏。

3、用唱唱、奏奏、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的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儿月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声势律动。

1、 无伴奏声势律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

1) 听一听哪一个动作是强拍?

2) 加入伴奏做声势律动。(师唱花儿与少年的第一段歌词)

二、 新授。

一) 听阿宝版《花儿与少年》

1) 介绍“花儿与少年”

2) 简单唱一唱歌词,感受a段旋律与歌词。

二)器乐版《花儿与少年》

1、聆听乐曲a段。

1) 师:“有没有熟悉的旋律在里面?共出现了几次?

2) 听辩主奏乐器。(逐遍听辩)

3)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表现a段,并体会a段**的情绪怎样?

2、 完整听全曲,揭示曲式结构。

3、 分析a’段。

1)听辨a’段主奏乐器。

师:“你能不能试着说一说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2)对比欣赏a与a’部分。

师引导学生说出a’部分在速度与情绪上与a部分不一样。

3)随乐律动。

4、分析b段。

1)感受节拍、情绪。

2)点击课件,b部分主题出现两次,但是音色不同,乐器不同。

3)跟**做动作。

5、完整聆听并律动。

三、拓展欣赏。

欣赏新民乐女子十二乐坊的《花儿与少年》

四、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 唱:《跳柴歌》

2、 律动:《跳柴歌》

教学目标:1、学唱《跳柴歌》,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2、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多**课件、跳绳两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1、师:瞧,老师手里是一双最普通的竹筷,在**课上,它可以做什么?

生:··师:对了,普通的筷子还可以变成一种好听的打击乐器。

2、 师示范用竹筷边奏边说歌词。(奏恒拍)

三月的五指山百花放啰。

三月的万泉河在歌唱啰。

山欢水笑真热闹啰。

男女老少喜洋洋啰。

3、 让我们一起把欢快的节奏敲起来(出示节奏谱,不出示旋律)

4、 生用竹筷反复练习歌词,直至熟练。(师指导练习)

三、学唱歌曲《跳柴歌》

1、听**《跳柴歌》

2、生跟**用竹筷伴奏。

3、生尝试跟琴声轻声把词填上唱一唱。

4、分析歌曲,找出旋律特点,歌词特点。(相似旋律、一字多音)

5、再次跟琴唱全曲。

6、生再跟伴奏**唱一唱,同时用竹筷伴奏。

四、学跳竹竿舞。

1、师:欢快的歌声里,海南黎族的人们还跳起了舞蹈呢,看看他们用什么道具跳的?

欣赏竹竿舞**)

2、师:我们身边没有竹竿的道具,但老师用另外一样代替了它。(出示大绳)

3、教师示范并引导生用筷子的伴奏节奏敲击大绳。

4、请四位学生敲“竹竿”,师跳竹竿舞。

5、学生分组有组织地跳起《竹竿舞》。其余学生竹筷伴奏,并演唱歌曲。

五、小结。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1、听:《月光下的凤尾竹》

2、学跳傣族舞。

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主题旋律。

2、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月光下的凤尾竹》**跳一跳。

教学重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跳一跳。

教学准备:钢琴、多**。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走进傣家。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今天老师就想带你走进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看看下面这个**,你能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傣族风***)

生:··2、师介绍傣族风土人情。

3、介绍傣族乐器---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傣族地区。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

葫芦丝发音优美柔和、圆润婉转,略带鼻音,善于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发出的声音犹如抖动丝绸般飘逸轻柔。被誉为“天籁之声”。葫芦箫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芦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二、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整曲。

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生:学生讨论交流。

师: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这首乐曲,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观潮。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 我会识记并理解 若隐若现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等重点词语的含义。二 能力目标 我知道本文是按照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的顺序写的,并在以后的写景习作中学习这种写法。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三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我会更...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教案。备课者 廖丹云林小娟江兰珠苏桦林娟玲林雪钦刘梅 冯招敬林晓燕张碧芳。备课时间 2013 8 29 1 观潮。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 观潮 据说 笼罩 薄雾 若隐若现 闷雷 水天相接 沸腾 犹如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风号浪吼 恢复 等词语...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总目标。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 写含有 的多位数。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笔算的熟练程度。4 使学生理解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