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第一课计算题

发布 2024-02-29 22:50:11 阅读 7783

高三5班经济常识第一课计算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1.(2005广东大综合)13. 如果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毕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a.30元 b.60元 c.90元 d.120元。

解析:生产一双皮鞋的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收入是60,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那么就是阐明用了2小时,劳动时间收入是60。那么他四小时生的生产的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60*2=120

2:(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第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倍,且5件a商品=2克**。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用**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 克 d、32克。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材料可知,在去年1克**=8克**,5件a商品=2克**,则5件a商品=16克**。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克**=4克**,而此时5件a商品=4克**=16克**。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和a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再算诞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对它的价值量的具体变化,最后与**、a商品价值量进行换算取舍答案。

3.(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试题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二、关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题。

4.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亿元;如果该国**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亿元纸币。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解析:纸币发行有本身的法则,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肯定。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程度)/货币流畅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因为该国**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

1000+1000×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纸币自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储藏。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

5.(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试题第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如果今年该国商品**总额增涨10%,其他条件不变,实践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c)

a、1.8万亿元 b、2 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2008年各套高考政治学科中的计算题解析。

6.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备很大的困惑性。

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转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从前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

5。正确答案应为b

7.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为10元,论坛资源,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此题考核的重要常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和价值的关系。

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应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

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总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

8.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仍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正确答案应为b。

9.全国高考海南政治卷第1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水平下制作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请求出2008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纯熟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08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 6÷(1+20%)×12万+10×8万=140万小时。

最后就可算出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万÷20万=7小时。此题正确答案是b。

10.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波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意识。能够分三步解决:

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当为4×40=160元。

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准则,商品的交流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

2009年高考政治试题选汇。计算题。

1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c)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依然是60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

所以选c。

经济常识第一课计算题归类及解法

值 贬值的关系 有时还与汇率的变化结合起来考试。这些计算题难度系数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教会学生解这些计算题的方法对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将这些计算题进行简单的归类及举例分析说明。关键词 经济常识计算题归类举例分析。近几年高考,常出现计算题,主要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

经济常识第一课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 分析我国市场上粮油棉 的原因。2 如果市场上粮油棉 长期处于 状态,将会造成什么影响?3 假如你是 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面对粮油棉 的态势,你该怎么办?石油被称为 工业血液 每一次石油危机都使西方的工业国物价 经济衰退,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历史上曾经出现了...

经济常识前言第一课

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本课考点。理解 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及其地位。分析说明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一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和 1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离开生产,社会便不能存在。2 交换是经济活动的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通过 进行交换。3 分配是经济活动的社会产品一部分用作维持扩大再生产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