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送别”古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下第七单元《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及《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材简析:
六下教材第七单元编写的两首唐人所写的送别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同类异质,既具备唐人送别诗中“先点别景,次写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共同特点,又因诗人经历、思想性格、风格的差异,描写的景、抒发的情都是不同的。这两首诗非常适合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唐人送别诗的一般性特点。再增加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样本,**送别诗中景与情关系的多样、借景抒情的多种形式。
而古诗最为重要的言语实践活动便是“读”。准确响亮地畅读,可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调动感官想象的说读,可读出古诗的形象与情意;求同存异地比读,可读出古诗的文体特征与表达手法;富有韵味地吟读,则可将古诗的意蕴与自己丰富的体会进一步地表达出来。学情分析:
回顾学生小学阶段借助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对古诗的学习:
三年级上册之前,古诗未出现在主体课文,多出现在“语文天地”中“读一读,背一背”栏目中。教学时以背诵积累为主,在朗读中领会五言、七言的节奏,通过朗读、想象、绘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美。
从三下开始,古诗作为主体课文开始出现。三下,《古诗二首》一课,学习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提出不懂问题。
四上,《古诗二首》一课,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大致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思和大自然的热爱。
四下,《古诗二首》一课,初步理解诗中的写作方法和包含的哲理。五上,《古诗二首》两课,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古诗的写法特点。体会诗歌的抒发的感情,尝试品味诗歌的韵味。
引导学生按照“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的步骤自读古诗。
五下,《古诗二首》两课,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同题材的诗歌,体会其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感情。
六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两课,通过比较,初步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和写作的不同角度。
由此可见,六年级下册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积累量,并具备一定的古诗自读能力,“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创造充分的实践活动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提升、引领学生对古诗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等作深入浅出的**则是最具教学价值的。教学目标:
1.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感受诗歌之美、情意之美,激发高年级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阅读的兴趣。
2.学习用“四读法”读古诗:畅读(准确响亮,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节。
奏之美;说读(调动感官,读出形象),读出古诗的画面之美;比读(求同存异,读出诗法),读出古诗的表达之美;吟读(平长仄短,读出韵味),读出古诗的韵味之美。
3.体会唐人送别诗中“先写别景,后写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特点,发展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说读,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通过比读,体会唐人送别诗中“先写别景,后写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在说读中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入情入境。课前预习:
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的方法自读古诗。教学流程:一、谈话揭题。
1.读题目,发现送别诗题目的特点。
2.揭示何为“四读”。
该环节旨在让学生上课伊始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二、畅读,读出节奏之美。
1.抽生读,提示七言诗的节奏。2.点拨字音“客舍”“朝雨”,字义“曛”“浥”“使”。.该环节旨在读通读顺,是六年级学生旧知,重在检查】三、说读,读出画面之美。
初学“说读”:
1.了解“说读”的方法:调动感官(目看、耳闻、鼻嗅、肤触、心感),发挥想象。
2.出示学习导航,学生自己说读《别董大》。
3.全班说读,相机点拨:说读与翻译的区别;感官的丰富。边说边读,走进诗歌的画面与情感。相机指导朗读。
4.相机出示:“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人间词话》运用说读:
5.出示学习导航,小组练习说读《送元二使安西》。全班交流,体会诗歌中的景与情。相机指导朗读。
该环节旨在学生在边“说”边“读”的言语实践活动,将诗歌的语言进行创生与想象,从而入诗境悟诗情,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四、比读,读出表达之美。
1.小组合作:比较《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的异同。
出示学习导航,提示从诗歌的结构、诗中的景与情两方面与比较。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先点别景,次写别情,唐人绝句多如此”—(清)黄生《唐诗摘钞》
3.指导朗读,读出景与情的对比,感受两首诗借景抒情的特点与妙处。相机出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
姜斋文集》该环节旨在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在形象“说读”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比读”,从而体会诗歌的表达特点,发现语言规律,学习鉴赏古诗】五、吟读,读出意蕴之美。
1.出示标有平仄的诗歌,指导吟读《别董大》。
2.学生运用方法吟读《送元二使安西》。
该环节旨在对两首诗歌的领悟进行统整与升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丰富的意蕴可以通过“吟”这一方式来表达。吟诗非一日之功,但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尝试,感受诗歌文化的博与美】六、小结与拓展。
1.小结谈收获。2.带着发现,比读已学过的诗歌《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温故而知新。
3.再读送别诗。
该环节旨在对整堂课习得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统整与提升,使学生对送别诗有一个结构化的认识,并进行迁移运用。从一首到两首,从两首到多首,聚群—分类—比较,旧诗不厌百回读。一节课的时间有限,40分钟,兴许不能深入比较《芙》《黄》二诗,但这样的延伸本身就是指向书本之外、课堂之外】
送别六年级作文
爸爸又要去找店铺了,不知又要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我想多和爸爸待一会儿,于是,我决定送送爸爸。走在通往火车站的小路上,秋日的夕阳照着我们,倒映出长长的身影,再加上长长的树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画,我却无心观赏。路上,我和爸爸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爸爸,你知道吗?你在家跳舞的时候,真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送别 实习老师作文小学六年级
年级 六年级作文类型 散文作文字数 送别 实习老师。大概两个月前吧,我们班来了很多位实习老师,我对其中一位老师处于中立状态,既不喜欢,但也不讨厌,没想到,他要走了,还真有点儿不舍。他要走的前一个星期,他说那是他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还告诉我们他蛮喜欢我们班的,说我们班的学生有活力,是他喜欢的那种学生...
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语言美 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