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一:评课议课的方法】
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
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
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
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
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观察点举例。
目标。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
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观察点举例。
思考。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67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篇二:讲课议课评课专题心得体会】
讲课议课评课专题心得体会。
对于“观课”和“议课”这两个概念,说实话,因为听贯了“听课”和“评课”,所以感觉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大同小异罢了。但随着学习,我对这两个概念也开始渐渐了解,且豁然开朗开来,且这种新的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下就这我在这次学习讲座之后的点滴心得。
在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公开课是一种最常见的教研形式,公开课的弊端就在于公开课几乎是讲课者极尽其表演之能事的一次演出,为此“劳民伤财”,“伤筋动骨”,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最后上演的一出“独角戏”。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经常处于封闭的状态,很少有真正的交流,失去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意义,最终成为了教师的负担,本来公开课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导致广大教师对公开课产生了厌倦和抵触。
正因为作公开课的诸多弊,结果就引起一系列的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的活动,进而使教师对作课,听评课更加的厌恶。听课者常是坐在教室的后边,观做课教师之一切言行举止,从引课到新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如何处理,从学生启发引导到课堂应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别人出丑总比自己难看强。至于做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教态是否自然,**运用是否恰当等等,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而评课也不容易,需要的是内容具体、详尽,不表扬优点,似乎有些对不起讲课者的辛苦劳动,而不说缺点,又似乎显示不出听课者的水平。从而使得“评课”成为听课者的“一言堂”, 没有重点,缺少深层次的剖析,可想而知,这样的“公开课”和“听评课”,一凡折腾下来所有的参与者到底能有多少收获?又能取得多少发展?
而“观课议课”是在“听课评课”基础上且针对“做课”和“听评课”的一系列弊端的一种新的发展和创新,相对于“听课评课”我认为“观课议课”是一种更具体,更实在教学研修活动。观”,观的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的解决,“议”,是讲课者和听课者之间的对话和反思。“观课议课”具有以下的优点:
1、更具有针对性和参与性。
“公开课”不再是讲课教师的独角戏,它要求听课教师改变以往听课前对该课一无所知的情况,在讲课前,观课者充分与授课老师交流沟通,了解该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她将从**着力,她希望观课者关注哪些教学环节,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从而通过共同商讨确定观课的重点。这样,观课者既能够兼具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充分感知课堂,对所需要观察的问题也能清晰地体认。同时,由于观察点的事先确认,“议课”避免了盲目性和泛泛性。
观课和授课达成了教学共识,有着共同的思考对象,因此会形成观点的碰撞,实现“讨论研究”的真正对话。授课者和观课者都是“议课”的参与者。每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有数不清的看法,对各种类型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授这些内容的方法,也有无数看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议课” 通过对问题和困惑的讨论,关注**新的和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
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议课的过程,是授课和观课所有参与者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开阔思路的过程,使授课者和观课者实现了“双赢”。
2、使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具有深度和时效性。
“评课议课”学习心得体会
评课议课 学习心得体会。李怀卉。通过有效课堂的听课评课学习,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豁然开朗。许昌玉专家提倡把 以人为本 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 评课议课 理论,让人受益匪浅。听课评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工作,但我们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听课与评课模式中,为观课而观课,为评课而评课,...
“评课议课”学习心得体会
评课议课 学习心得体会。李怀卉。通过有效课堂的听课评课学习,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豁然开朗。许昌玉专家提倡把 以人为本 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 评课议课 理论,让人受益匪浅。听课评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工作,但我们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听课与评课模式中,为观课而观课,为评课而评课,...
听评课心得体会 语文评课评语
听 评课评语。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 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