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优化作业

发布 2023-12-09 05:25:11 阅读 2575

**一年级语文作业的优化与创新。

冯庄小学孟艳芬。

语文作业应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做自己想做的事,让作业与学生心灵相通,让作业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轨。面对语文教材,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如此更加丰富多彩,那么我想,学生的作业形式也是可以改变和优化的。

对一年级语文作业进行优化和创新,必将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时空,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参与实践和认识生活的向导,真正达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境界。

一、 识字兴趣的优化,体现自主性

1、营造识字氛围,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1)认同学的姓名。

初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互相不认识,请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姓名制成小名片,贴在桌子旁边,让学生互相认认,不认识的向同学本人请教。然后,将新认识的字记入识字卡。激励学生,增强识字兴趣,2)认书中、卡片中的字。

学了一部分拼音后,鼓励学生翻翻书,根据音节读读课文,将新认识的字记下来,效果很好。

另外,学校里给学生订的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的反面,有大量的新字,让学生反复认读,也是增加识字量的有效途径。

2、生活中识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意识到,识字不能仅限于课内,课外识字也要下功夫。一年级设置有开放单元,如第7单元《外面的世界》,就指导学生课外识字。

上学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的字;家庭休闲认认电视、报刊杂志上的字,吃零食等等,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样,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

为此,我们设计了“识字卡”,每周发一张,以便于学生收集、整理,巩固课外识字的成果。学生在课外识字活动中,由于新认识的字还不会写,就请家长把这些字填在卡中。

在设置识字卡的同时,还以校讯通的形式向家长建议指导孩子识字的途径。

3、制作“识字剪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剪剪贴贴。于是,就引导他们制作了“识字剪报”。将报纸、商标、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并将有创意、贴得好的剪报在“展示台”上展出。

这样,避免了学生因不会写字带来的麻烦,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制作“识字剪报”,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每一张剪报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4.开展识字竞赛。

成就动机是低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最大内驱力。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的愿望,我就开展“识字大王”“识字之星”的评比活动。在每次的识字交流、检查后,将结果打印在红纸上,发给学生,带到家里给家长看。

让他们在互相比较中你追我赶,得以提高。并根据识字量的多少,每周评出“识字之星”若干名。每过一个月,就从档案袋里拿出本月各周的识字卡,将字数进行统计,评出“识字大王”,进行奖励。

使学生在评比过程中学会反省自我,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看待别人,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 朗读练习的优化,体现趣味性

新课标向我们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一年级的课文大都是生动、活泼、有趣的,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强调了与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的联系,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让学生每天反复诵读,既练习了发音,又从多读多说开始培养了他们的普通话及语感,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字、词、句、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然,由于课堂教学安排等原因,在课堂上让所有学生的朗读得到足够的锻炼和展示是有困难的,况且一年级孩子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个别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紧张、胆怯等心理因素,害怕或者不愿意在课堂上单独朗读。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甚至创造。

因此,我在课外安排朗读作业时,根据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表演读、配乐读,不仅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也能让胆小的学生放开手脚,发挥水平,得到充分的朗读锻炼,养成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好的良好习惯与品质。

如教学《小小的船》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回家后,为《小小的船》选一首最好听的曲子,加上优美的动作,一边听曲子一边朗读课文,明天来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最动听,我们就让他做“小诗人”。第二天,学生们带来的乐曲真可以说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精华,有畅快的儿童歌曲,有舒缓的民族**。

尽管他们并不全懂**中的奥妙,但那一段段美妙的乐曲,加上学生稍显稚嫩却又有滋有味的朗读,把大家都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这样的配乐朗读,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真挚情感,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

三、课外拓展的优化,体现实践性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开放的作业既应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以提高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有了理性上的认识以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课外拓展作业,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做语文。就形式来讲,可以是观察、调查、上网查询资料、摄影、绘画等;就时间来讲,可以是一两天,也可以是一段时间(但时间与质量必须同等)。

事实上,学生们完成的作业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虽然只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从作业中显露出的兴趣爱好涉猎之广,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让人震惊。由于学生对这样的活动特别感兴趣,丝毫没有觉得这是在完成作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教学《我的家》时让学生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你的,你爱他们吗?课下让学生帮家长做件事,第二天说说你做的事,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了亲情,也锻炼了自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小小的船》后,有学生收集了有关月亮的资料,并大胆地宣布了他的"发现":月亮不止是弯的,还有圆的时候。

教学《画鸡》,《咏鹅》,《热带鱼》后请学生作画。

在这金色的秋天,我让学生观察秋景,棉花,豆子,树叶,花生,稻谷……等的变化,捡片秋叶,收获庄稼,或作画或摄影。

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把作业当成了生活中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课内课外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见生活。

四、作业批阅的优化,批改作业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应是一种人文活动,教师不能是批作业的法官,而应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是学生可交流的对象。

小红花,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嘉奖方式,在作业的批改中,我十分重视红花"的作用,从一朵到五朵,等次清晰。可时间久了,我发现不同的学生态度也不同了。作业质量虽无明显变化,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了。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年龄特征,必须尽快引入有效的竞赛机制。我尝试采用“作业展览”的方式,将学生作业展示,由全班学生评选出“作业明星”和“我进步了”,并将他们的优良作业展示一天,供大家欣赏学习, 并让他们留下"你真棒!""好样的!

""加油哦!"这样一些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与老师一同参与评价,体现了作业批阅的人文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既有了学习榜样,又有了超越目标,提高了作业劲头,就连原先马虎的学生也开始自觉认真了。学生在作业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语文作业的乐趣,喜欢上作业也是自然而然了。

总之,"开放性"的作业也是一门艺术,它给学生留足了充分发展自我的时空,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思,在实践中体验,在创造中打开想象的空间,从而实现其生动活泼的发展的目的。如此的作业优化,有力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赋予一年级语文作业以生命的色泽,折射出一道道绚丽的作业风景线!

一年级语文优化作业

第一张幻灯片 封面。第二张幻灯片 小学语文优化作业的设计要以 活动 为载体,突破传统作业的设计形式,彻底改变语文作业简单重复的弊端,使语文作业由以往的单调 乏味变得多样 有趣。使作业从 写 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听 说 读 写 演 画 唱 制作 游戏 参观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 让作业富有趣味...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优化作业

作业纸1 1 再里填上合适的数。2 直接写出得数。3 再 里填上合适的数。4 直接写出得数。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限时作业。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年级班姓名教师评价 1 写一写。2 数一数,填一填。3 想一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限时作业。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二。年级班组姓名教师评价 1...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优化作业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优化作业 高二历史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 铁犁牛耕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是在何时?2分 2 汉代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有何发展?8分 3 隋唐时期,铁犁牛耕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