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言文阅读。
知识交汇】高考题中的文言设题有下列5种:
1.实词解释。做这类题,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
如果词回原句还不能断定解释得对错,那么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来判断解释的对错。
2. 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本题主要是考查公布的18个虚词,解题方法除了熟练掌握18个虚词中每个词的几个意义外,还要注意,有时两个词的意思相同,但语法功能各异,这样也不能认为是相同的,如“则”虽然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能译成“就”,但有的是副词,有的是连词,这样也不能判定是相同的。
3.文中人物性格的判断。本题应该注意设题**现的问题。
一般的解题方法是选择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而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能算在内,另外,如六句中有四句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而设题时,只设了三句,失掉一句,这样的答案也应算对,不必去追究没有被列入的本来正确的那一项,也就是说,不要求全。
4.对选文信息分析和判断。高考文言文4道选择题中最后一道是对文章的全方位把握,答对这道题的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大致译出全文的能力。
然而,具备这一能力不一定能保证把分全部拿到,如果不能做到细心,还是会失去这宝贵的3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认真核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
准确地说是重点看题支的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只是一般地浏览,这时就盲目下结论,判定对还是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做仔细的推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中招。其二,无中生有。
文言文本来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且在考场上也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命题人就会利用这一点,在设题时,把本来文中没有的事件,强加于人物身上,而考生又因为在文言文方面不特别擅长,加上时间急迫和粗心,很容易对其忽略不计,选中错误的答案。其三,张冠李戴。
试卷中的文言文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止一个,这样,在命题时很容易故意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在阅读时确实看到文中有这件事情,然而,他们没有仔细地看一下这些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其四,在某些题中,人物事件都能对上,人是这个人,而事情又是这个人做的事,按理说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其实不然。命题人总是会给你制造点麻烦,设下陷阱,引诱你出错,他们会在时间和事件的衔接上让考生产生错觉。如有一道题的设置,有一位**不断升迁,在升迁中,他在每个阶段都建立了功绩,设题人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在做太守时的业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业绩。
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差错,仔细推敲,才知大谬不然。总之,这类题只要考生认真去阅读思考,一般就不会中招了。
5.翻译。试卷中文言题有两句是对选文的译释,有一定的难度,过去对译文的要求有三个字:
信(准)、达(通)、雅(美),而在高考试卷中能做到前两个字就可以了,特别是“信”。所谓的“信”,我们称之为直译,所谓的“达”就是意译,考生拿到译文后,首先想到的是直译,就是使每个词对号入座,如果对号入座后译句实在不通,这时才可以采取一下意译,目的就是遵守约定的语言习惯,但无论如何,一个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否则,考生就会失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评卷人在评卷时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果被定为得分点的词译释错误,那么译文肯定会被扣分,所以,一个句子中,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要翻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失分。
那么什么词能被列为得分点呢?我认为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词一定是一个比较难的词(也包括活用现象);第二,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出题人认为如果考生能把这些词译准,那么译整个句子就不会有大问题。
另外,得分点还有设在特殊句式上的(过去也曾考过),这些特殊句式都要译成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否则也要被扣分。
思想方法】一、实词的判断方法。
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虚词的判断方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但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
专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纵囚论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
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
”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大辟:指死刑。
b.此岂近于人情哉人情:人之常情。
c.不意其必来以冀免冀:希望。
d.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贼:残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兹六年矣 b. 若屡为之。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若事不济,此乃天也。
c. 约其自归以就死 d. 乃罪大恶极。
木欣欣以向荣臣乃敢上璧。
3.下列各句中作者认可的君王“施恩德”行为的一项是( )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
b.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c.大意其必来而纵之。
d.纵而来归,杀之无赦。
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见的一项是( )
a.《纵囚论》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说理文中名篇,文章以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中心突出取胜。
b.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博取好名声的假仁假义的行为,不可为天下之常法。
c.在欧阳修看来,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能按期归来,是因为他们估计到这样做了,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并不是皇帝恩德深入人心的结果。
d.作者认为“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2分)
译文: (2)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3分)
译文: (3)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
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
“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
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
“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
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
非公,朕安得闻此言?”(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须贵顺物情物:人 b.宫中卑湿卑:低下。
c.陛下本怜百姓怜:同情 d.隋炀帝志在无厌厌: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
吾负神明,而使汝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02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作者 巨东涛卞芳。试题与研究 高考语文 2013年第01期。考情分析 2012年全国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 考试大纲 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测试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设题与2011年相比整体保持平稳,又有所创新,命题难易适中,落实基础,注...
202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 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 贞悫 qu 坚贞诚信 机鉴 机警 敏悟 聪明 自幼好学,善属 写 文。举 考中 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 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
202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
1.湖南卷。二 文言文阅读 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9题。魏略 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 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