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终极压轴新课标卷 语文

发布 2023-12-05 13:30:00 阅读 4099

第i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

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

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

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

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

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

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

到“全性葆真”。

1.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3 分)

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

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

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

全性葆真”。

d. 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

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

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 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

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

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

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

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

臣以自尊大?可即为诏,述朕此怀也。”彦博进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

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且中。

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高祖乃止。

其年,突厥入寇,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出拒之,以彦博为行军长史。

与虏战于太谷,军败,彦博没于虏庭。突厥以其近臣,苦问以国家虚实及兵马多少,彦博固。

不肯言。颉利怒,迁于阴山苦塞之地。太宗即位,突厥送款,始征彦博还朝,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

彦博善于宣吐,每奉使入朝,诏问四方风俗,承受纶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

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四年,迁中书令,进爵虞国公。高祖常宴朝臣,诏太宗谕旨,既。

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初,突厥之降也,诏议安边之术。彦博议曰:“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

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也。”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其入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议。

者尤为不便,欲建突厥国于河外。彦博又执奏曰:“既已纳之,无故遣去,深为可惜。”与魏。

徵等争论,数年不决。

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国之利害,知无不言,太宗以是嘉之。及薨,谓侍臣曰:

彦博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彦博家。

无正寝,及卒之日,殡于别室,太宗命有司为造堂焉。赠特进,谥曰恭,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但据土宇,务共安人务:致力。

b.声韵高朗,响溢殿庭溢:充满。

c.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乖:违背。

d.既已纳之,无故遣去遣:派遣。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温彦博“有口辩”的一组是( )3 分)

名实之间,理须相副 ②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

承受纶言,有若成诵 ④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

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 ⑥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

a.①②b.②③c. ③d.①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从前朝与高丽交往的情形出发,提出不必让高丽称臣,温彦博从历史和现实的角。

度加以劝谏,阻止了高祖下诏。

b.由于没能从温彦博的嘴里得到大唐国力和兵马的有关情报,突厥颉利把他关押在阴山。

苦寒之地,直到后来突厥来唐讲和,才得以回唐。

c.在安置突厥的问题上,温彦博根据汉代安置匈奴的做法,主张分散安置,唐太宗采纳。

了他的建议,把突厥安置在北方,其中一部分入住长安。

d.温彦博敢于直言进谏,拥有崇高气节,清廉自守,为国家殚精竭虑,耗尽了自己的生。

命,这在封建官吏来说尤为难能可贵。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

译文:2)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译文:3)恨不纵其闲逸,致夭性灵。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 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③。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咨嗟:叹息。

8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

尽。b. “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

怡。c. 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

酒以自娱。9 从词中的“咨嗟”、“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2)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3)抬眼望,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满江红》)

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2024年高考终极压轴福建卷 语文

一 古代诗文阅读 27 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 分 1 夙兴夜寐诗经 氓 2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 师说 4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 浣溪沙 5 以中有足乐者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6 何当共剪西窗烛...

2024年高考终极压轴北京卷 语文

一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细菌 j n 沼 泽 zh o 惩 罚 ch n 义愤填膺 y n b 刨 冰 b o 憩 息 q 昏眩 xu n 卓 有成效 zhu c 绵亘 n 脊 梁 j 气氛 f n 锲 而不舍 q d 爪 牙...

2024年高考压轴冲刺卷 新课标 语文 二

语文。第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论自然美。李泽厚。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亦即 自然的人化 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