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迸溅(bèng)绽开灼灼(zhuó)忍俊不禁...b.酒酿(niàng) 凝望猥琐(wěi) 仙露琼浆...c.伫立(zhù) 伶仃服侍(sì) 脍灸人口...d.褪尽(tuì) 涉足孱头(càn) 轰轰烈烈...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___自然界迅速的变化,它一刻也不停地活动、成长、改变着,在一片绿叶中,似乎___着从地心迸发出的生命——在和风与阳光___的大自然中,时时刻刻___着无穷的生命力。
a.惊讶涌现孕育涌溢b.惊讶涌溢孕育涌现c.惊奇涌现培育涌溢d.惊奇涌溢培育涌现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b.我们要用自己的双腿去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我们要说出自己的思想。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
d.***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
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
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又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鐻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迭。
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绚丽多彩的,但其最引人瞩目的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5.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
五七言取代了四言成为主流。c.“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6.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迭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
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李侍郎绂:侍郎,古代官名。李绂(fú),人名。
②赀(zī):通“资”,钱财。③绎:
分析,在这里指通读理解。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借贷于邻人乃:于是,就.
b.皆默识之识:认识.c.无不立对对:回答.d.人皆惊骇皆:都.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a.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b.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c.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d.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绂幼年时,由于家里穷,没有钱买书来读。
b.李绂记忆力很好,这在他翻阅书籍和记店铺名号可以得到体现。c.李绂对《永乐大典》这本书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记得最牢。d.他的同僚对他能立马回答《永乐大典》中的问题感到惊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0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一翻绎,无不成诵。
12.填空。(6分,第题每空2分,第3题每空1分)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丁香花。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
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刘墉不慌不忙地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
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地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2024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
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
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查考谁种下了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地笑了。
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
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
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它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地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无意中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3.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4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二识丁香花三识丁香花。
14.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5.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地笑了。
16.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题。
随着国学经典读本相继进入校园,校园掀起“国学热”,为此,你们班拟开展以“国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你们班板报上需要写一副对联,请你帮忙写出下联。(4分)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下联。
18.你的同学小杨在周末准备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4分)
七、(50分)
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姓名班级成绩 一 选择题 共4题 共8分 1.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服 x n 取诀 ju 感慨 g i 恍然大悟 hu ng b 匿笑 n 傅学 b 姊妹 ji 人迹罕至 h n c 荫蔽 y n 分歧 q 花瑞 ru 人声鼎沸 d ng d 菡萏 d n 攲斜 q 爆怒...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 上 第五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 写人记事,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2 根据中心整体布局,确定恰当的行文线索。3 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以突出中心。教学重难点。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突出中心。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优美的短...
人教版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 含答案
期中测试。一 积累与运用 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花圃 p b.踌躇 ch 归省 sh ng 澎湃 p i 哺育 b 嫉妒 j 田垄 l ng 亘古 g n 踱步 du 震悚 s ng 脑髓 su 骊歌 l 污秽 su 泥泞 n ng c.讪笑 sh n d.瞬息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