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术作品。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安排了一个“思考与交流”和一个“活动建议”,它们都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实用物品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前者侧重于从实用的角度来理解美术作品,而后者则侧重于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实用物品。
思考与交流”:青铜器既是古代的一种礼器,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成了审美的对象。要理解这些器物的类型,对于还没有系统学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生,可能有一些难度,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先适当介绍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可以结合教材中所列的**以及第二单元《礼仪与教化》的部分内容来完成这个活动。
这个活动并不是美术史研究,而是让学生理解青铜器的造型与功能、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这些造型的出现源于特定的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器物的大小、造型等方面来观察并进行分析。比如说青铜器中的炊煮器,如鼎、鬲等,往往器型较大,并且都是有足的,便于在下面燃火煮食;而食器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盛食,所以器型较小,造型上突出盛食的部分,如簋、豆等;酒器主要是用来盛酒和饮用,所以器型相对较小,便于盛酒和抓握,如觚、壶、爵等;而水器主要是装水的容器,如盘、鉴等。
活动建议”:许多我们现在认为的美术作品,在其产生之初其实是实用品,只是到后来才被当做“美术作品”看待的。但是在这些物品中同样包含着美的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它们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它们。
本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就是一种审美的眼光。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日常物品。对于这些物品,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
首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些物品上本来就有美术作品的图像,如建筑、雕塑。这些复制印刷出来的图像也是美术作品的流通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这些日常物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式,因而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例如,物品的长宽比例、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使物品更加美观,是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其次是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关系。
好的物品往往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手提袋要求轻巧灵便,简洁大方,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既方便提东西,又具有醒目的审美效果。又如手套,不仅色彩使人感到温暖,而且图案的方向变化既可以交代各部位的不同功能,同时也可以打破形式上的单调。
教学基本思路。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
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美”与“不美”是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人们摆脱了像动物一样无意识的、被自然所左右的状态,有目的地去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改造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本课的内容就从这种基本的观念入手,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是“美”,“美”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教材在谈到“美”的观念如何形成的时候指出:1.“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2.“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例如书中所举的中国书法艺术与彩陶、青铜器的实例。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在这一点上,教材中特别指出有一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就是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这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美术作品。
但是有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被制造的目的不是为了用于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像这类作品经过较长时间之后,其功能性逐渐被淡忘,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它们也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例如教材中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讲述,教材最后点明了美术鉴赏的意义: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美术鉴赏乃至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重要意义,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的重心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幅作品,而是要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上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去看待生活。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1.教学内容不宜过于生硬和枯燥乏味,而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2.打破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性方法,要通过讨论和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
3.教师要意识到“美”的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形成既可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又可能是某一时代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教材的要点,结合“思考与交流”以及“活动建议”,从认识一些流传下来的美术作品入手,分析这些作品的功能和形式特征,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事物的美。
本课教学建议用1课时完成。
资料]教学资料。
人面鱼纹彩陶盆
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土了好几件充满神秘气息的彩陶盆。这些陶盆上的装饰是一种由人面与鱼纹组合为一体的奇异图像。这种人面鱼纹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眼睛为两道横线,眼以上部分一半全涂黑,一半略留空白,鼻子近乎三角形,嘴则像个“工”字,耳朵部位一边饰一条小鱼,嘴角两侧也各衔一条小鱼。人头顶上的三角形,一般认为是发髻之类的饰物。从鱼眼、鱼鳞、鱼鳍等细节来看,盆中十来条鱼分属三个品种,且大小相间,错落有致,极见多样统一之美。
现代考古学家们大多认为,这种装饰应与古人某种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有关。有人指出,在先秦典籍《诗经》、《周易》中鱼有隐喻“男女相合”之义,依此类推,这种人面鱼纹也应具有祈求生殖繁衍的含义。还有人根据《山海经》上有关古代巫师常常“珥两青蛇”的说法,猜测这“珥”双鱼的人面也许就是半坡巫师的形象,因为在上古神话中还有鱼蛇互化的传说。
不过许多人考虑到这件彩陶盆出土时是作为小孩瓮棺的顶盖,而且其他文化遗址中又从未发现类似的彩陶盆,因此主张这人面鱼纹很可能就是半坡氏族公社的图腾。
竹院品古 (明)仇英
该图是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中的一幅。此图册共十页,所绘仕女等人物多属传统题材。表现历史故事的有“贵妃晓妆”、“明妃出塞”、“子路问津”、“高山流水”、“南华秋水”;描绘文人逸事的有“松林六逸”、“竹院品古”;取之古代诗词的有“浔阳琵琶”、“捉柳花图”。
这些册页画幅不大,但作者在撷取典型情节、形象来表现题意方面,显示出缜密巧思。如“竹院品古”,以竹外屏风内士人观画为主题,穿插侍女奉茶,童子们或持古物侍立,或扇炉烹茶,或布置棋局,通过这些情景,表现文人士大夫清雅悠闲的生活方式。此册人物形象刻画准确生动,笔法工整精细,得宋院体画精髓。
山石树木,画法多样,或用唐人勾斫,或用赵伯驹小青绿,或用赵孟頫之勾叶,左右逢源,运用自如。色彩艳丽和谐,富丽中透出雅逸韵味,效果蕴藉淡雅。这些特点显示出仇英融合传统工笔画法和文人水墨画法所形成的独特画风。
出身画工的仇英,在“明四家”中文化修养略逊于沈周、文徵明、唐寅三人,然而,由于有非凡的天赋,他的高超画技备受赞赏。
云南纳西族建筑。
纳西族的古代住宅最早为木结构的“木椤房”,目前在个别山区仍可见到。明代已有瓦屋出现,但均为土司头人等富人的住室,或将其作为寺院。清代以来,普遍流行于丽江城镇、坝区和河谷区的是木石结构的瓦房,即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住房。
这种瓦房多系两层楼房,屋基用石头砌成,中段用土基或砖,上段用木板,房檐外伸,以保护木质部分不受雨水侵蚀,在横梁暴露的两端加上“风火板”,既保护横梁,也起装饰作用,在风火板三角形的上角装上一块叶状的“垂鱼”。富裕家庭,则装上刻着浮雕的花饰,并在下面垂着两条写实鱼形图案的垂鱼。窗户多雕刻装饰,堂屋门窗尤喜刻花草鸟兽之类。
不少人家的正房室内都有地板,一般院落宽大而严谨。不少人家的院坝、台阶都镶满了各种图案的鹅卵石和瓦砖,或是打上水泥地坪。现代纳西族的住宅多是两层,第二层多不住人,只储藏粮草等。
有三合房(三房一照壁)、四合房(四房五天井)两种形式。一般都以六扇格扇作门。门窗都有浮雕,图案清秀,雕工精细,形成纳西族建筑上不可缺少的优美装饰品。
寺庙的建筑多沿用明朝建筑和**建筑,但又有本民族的创新,如建筑楼角翘度平直及斗拱层叠,在建筑方法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教案]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约定性。
2.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流程图。
高中美术鉴赏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帛画的有 a.松岩阁楼图 b.步辇图 c.人物御龙图 d.消夏图 2.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人物 提出了 诗画本一律 概念,使文人画趋向成熟。a.文同 b.唐寅 c.苏轼 d.文征明。3.下列哪一件瓷器是生产北宋时期?a.白瓷孩儿枕 b.五彩花蝶纹攒盘 c.青花瓷鸳鸯连纹盘...
中国画 说课稿 高中美术鉴赏 第一课
民族文化国之瑰宝 中国画。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课题是民族文化国之瑰宝 中国画。我主要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加以阐述。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绘画 里的第一课 民族文化,国之瑰...
高中美术第一课
王峰。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 高中美术第一课对于美术课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授课时要以 新 抓 心 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第一课讲解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什么才是真正地美,如何去欣赏美。关键词 高中美术 第一课 学习兴趣。高中美术课是高中众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