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教会学生学习,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不仅仅指的是“学识”,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
否则,我们的学生就永远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凭借教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应该借助教师的教法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能巧妙运用激励方式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以知识、能力,更要培养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非常需要语文发挥语文课堂的优势,使学生感受更多的愉悦情感,便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激励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但“乐学”,而且“会学”,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内动力。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富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我在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醒他们要为复述课文作准备。接着请几位同学上台复述课文内容,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
在学生理解了本文的主题之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实现理想?”先让学生在小组发言,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
“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事事如意,我们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要认真对待,只要我们保持自信,牢牢记住‘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
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有时候我们也能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那么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样,巧妙地利用课文教材“情”与“美”的特点,不仅激励了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现的困难,而且让学生明确了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课堂激励教育不仅用于阅读中的情感教育,还可用于激励学生想象和求异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学生想象这两则寓言描绘了几个画面?然后体会两则寓言中主人公的心理。
最后在归纳寓言寓意的时候,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只要言之有理,或保留、或肯定、或称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诸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通常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等。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讲,要人人参与,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专利,课堂上的**性学习,也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所以,自主、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很为专家所看重。作为教师来说,我也很努力在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这种方式来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引导他们接受、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但收效不大。或许是《新课程》刚实施,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没接触过这种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大适应,或许是长在农村,见识面窄,知识面也不广,一些同学还是喜欢当录音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但总的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坚持,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我想这应该就是进步了。
三。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不能忽视的。我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时常注意考虑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起到引路指向的作用。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我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时,就改变了以往让学生读读语段,找一找形容词和动词的用法,而是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本段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
这个问题总括性较强,它涵盖了全段的内容。我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分成几点:从描写的对象看,既有植物、又有动物;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从观察的角度看:
从视觉角度写了哪些好看的景物?从听觉角度写了哪些好听的声音?从触觉的角度写了哪些好玩的事?
从味觉角度写了哪些好吃的?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用词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通过以上的诸多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很自然地得出质疑的答案,并且懂得了百草园的确是一个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的乐园。
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字、词、句、语段的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外,还应该重视语言材料本身即字、词、句、语段的积累。虽然这种方法比较传统,但传统的东西并不是都不好。因为,只有理解了一篇文章的重点词、句和语段,也就能理解文章的主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学。
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设置问题,特别注意引入自主、合作、**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注重从理解和分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教学入手。首先,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和使用义。词语,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它包括着非常广泛的内容,往往有几种含义。
这就需要仔细分析。这一点在新课程教材的练习中也有所体现。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中有一句: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话中的“招牌”,原义是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这里的比喻义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另外,应该仔细揣摩和比较词语的内涵。分析课文中词语的内涵,分析词语的搭配,要注意对词语表示的意义并能够加以区别。分析词语的搭配更要注意词语表示的意义的矛盾处,还包括语言表面矛盾、语气矛盾和感**彩上的矛盾等等。
这些矛盾,常常隐含着语言主体复杂的情感,有着深刻的内涵。以七年级下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为例:百草园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的语气不同,用在一起矛盾吗?
这两者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这是为了表示两种意思。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故用了不肯定的语气。
然而追忆童年生活,却又历历在目,故又用肯定的语气。
其次、推敲和领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也是对学生语文基础教学的一个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重点句子的教学,不仅是理解课文的需要,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感情丰富的句子,可结合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现在中考、高考虽不考修辞知识,但还是出现对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的考查。
五。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且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还需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实际上这种方法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各种课型中都应该注意运用的有效的方法。故我在教学中也注意这方面的努力。
比如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其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散文的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艺术享受中学习,更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另外,注意师生关系的和谐,注意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就是当课堂上有不和谐的因素时,教师应注意处理的方法,不要破坏了原有的学习气氛。
如个别学生做小动作,讲话,可采取注目式提醒,边讲课边走近学生以引起注意,或走到学生身边等方法。这样,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和心智发展的和谐。
语文新教材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可供发展的平台。在初中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时刻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自觉认真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注学生的发展。
杜永杰,教师,现居湖北老河口。
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作者 杜永杰。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06期。俗语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教会学生学习,就是教之以学。这个 学 不仅仅指的是 学识 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否则,我们的学生就永远也离不开教师的 教 所以,教师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凭借教材启发学...
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在课堂中 说 的训练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说话训练因素,让学生学会 怎样说 怎样说得好 从而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创造能力,也为 写 的训练开辟一条大道,让学生学会阅读。1 学会观察事物。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说话...
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90学时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阅读教学有效性论坛报告。90学时的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研训课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老师对我们实际课堂的练习中,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俗语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窗口。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