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寨小学:唐小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构师生关系。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课堂革命的本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道德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尽快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重新审视,尽快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助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重构起“平等、尊重、信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其次,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师德,而且要转变理念,打造优质高效道德课堂。
教师是倍受人们尊崇的职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师有极好的人品。所谓“教书育人”,重在后者,因此,教师有着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嘛。
高尚的师德不但可以感化学生,也可以为教师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教学形象,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做到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
有错必纠,知错必改,同时还要拥有一颗爱心。“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教育是讲究爱的职业,也是世界上最高尚最无私的职业。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
”可以说,教师的爱心就像阳光,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 ,迎接挑战。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等方面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
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给自己增添燃料并储备能量,使自身不断完善,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显然,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恐怕也是道德课堂的终极目标。
最后,我们还应该让教学“回家”,关于道德课堂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后教”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是对学的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是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而使学生的进步有质的飞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把教材中蕴含的育人内容和因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进取,打造优质高效的道德课堂,为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人民教师而奋斗。
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我认识到道德课堂的重要性。道德课堂,它一方面鲜明地指出了一些课堂的弊病,同时也指出了教育改革 课堂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它为课堂革命举起了一面鲜亮的 耀眼的 富有时代精神的 透着人本理念 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改革旗帜。教师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角色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加...
心得体会 构建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道德标准 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在道德经里,道 即天道,即自然规律 德 即人德,即人的行为准则。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道德 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
学习道德课堂心得体会
王春菊。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 增长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传统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过分强化知识的授受,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萎缩,最后使课堂成为学生恐惧 厌恶的场所。本来是活泼好动 生机勃勃的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却成了没有生气的 容器 本来是培养人的课堂教学活动,却成了 目中无人 的教学,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