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源于不断地思考。
—读《资本论》有感。
华丽的封皮上这样写道:“这是唯一一本彻底改变了20世纪命运的书,问世百余年被译为70余种文字全球累计销售20亿万册,推动世界的十大思想巨著之一。”的确,《资本论》就是一本这样让人心怀敬畏的书。
然而,正是它不论从学术上还是政治上都带来的巨大成就让我有一种距离感。我能读懂吗?我能感悟到什么吗?
我一直在伟大前却步。直到我校举办这次向学生党员赠书活动,当我在书单上看到它时,忽然觉得身为一名财经院校的大学生党员有责任有义务来阅读这本巨著。从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解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视角捋顺世界的关系,这才是我会收获的,也是应该做到的。
翻开《资本论》,不得不说仅目录我就看了良久。一部优秀的学术作品,从目录就可以窥见作者的成果体系。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到资本的流通过程,最后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恩格斯语)进行了全面,透彻,精辟以及科学的说明。
原来这是一本我们都可以读懂的书,感谢马克思把这一重要的理论阐述得这样通俗易懂。希望我个人在阅读中的点滴感悟没有辜负做一个“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马克思序)”的期望。
开始阅读《资本论》时,我把它定位为一本政治作品以为会有很强的阶级性。但是随着深入不断的阅读,我发现它并不是政治的附属物而是不折不扣的经济理论阐述。尤其是本书的第一卷,从我们易理解的宏观角度入手,在商品、货币和劳动的世界里引入了价值的概念。
进而又用生产劳动中的事例和数学推演,将剩余价值的双重概念和资本的积累过程展现在我的面前。高中政治书中常将“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画上等号,这是不无道理的。“剩余价值”并不神秘也不具有什么歧义,它就是我们都可以理解的“老板会付我800元工资其实是因为我创造的总是1000元的价值,差出的200元就是资本家剥削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用整整一卷的篇幅详细的围绕“剩余价值”来阐述。而其过人之处就是,在阐述中不断引入与“剩余价值”有关的各种——确切来说是全部——的概念,产生过程、可变不可变资本、比率化、相对与绝对、增加与减少的因素以及循环积累化等等。
一系列的科学说明。而第二卷马克思又将落脚点定在资本的流通环节,资本的形态变化、循环与周转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资本的影响,又一次展现了他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正如罗伯特·海尔布隆纳所评价的,“马克思从简单商品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分析,这种分析洞察能力是最突出和不朽的。
它使我们对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的社会能够有所理解,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是什么,而这是认识到我们可能成为什么的必要的前提。”《资本论》并不是讨伐资本主义制度的激情檄文,而是经过洞察分析的深沉严谨的科学说明。它向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解释了很多个“what”。
或许这种洞察精神也正是我们这一代所需要。很多伟大而简单的真理就蕴含在我们的身边,等待我们在前人的书海中,平凡的生活中提炼。社会科学的真理不像自然科学的真理那样确切而尖端,它们迫切需要的是这种洞察和思考,需要我们能沉下去。
马克思道明的这一切,从有资本劳动关系萌芽开始就存在,只要生活在那年代就能亲身经历,可是只有他极具深度和广度地论述出了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当然,每一个人并不是都要成为伟人。但是除了钻研学习,我们仍需要这种洞察和思考去面对生活。
尤其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报纸电视和各种网络平台上的无数消息犹如万箭齐发,让我们在通往真相的道路上险象环生。任何事件我们都能听到多种声音,多远的事件都能转播到眼前。真的假的,我们麻木于洞悉,不会去考据;对的错的,我们懒于思考,只是人云亦云。
有志的青年不会做趋炎附势的卫道士,但更不应该做吠影吠声的学舌者。只要我们不满足于个人只是活着,我们有梦想,我们渴望真相渴望更高层次的公平和幸福,我们就必须具有冷静洞察和思考的忍耐与能力。
如果说前两卷的深广让我在理解经济理论的同时更展开对洞察思考精神缺失的反思,那么第三卷的内容则使我对紧跟时代步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第三卷中马克思将资本家细化为产业资本家和商品资本家,而且将剩余价值和利润联系起来。同时因为货币经营资本日趋重要,他和恩格斯在这里将利润又分为利息和收入生息资本。
还有,管理阶层的出现使资本家脱离整个生产流通过程等等。在这些新生因素的引入后,马克思丰富了原有理论,仍能导出不变的制度矛盾。不得不承认,这些对形势和科技的变化和进步的关注让资本论更有生命力。
不过,按照《资本论》的推论由资本制度引起的天然矛盾本该已经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可是并没有。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解释是,马克思没有。
预见科技的极大进步和资本家在剩余价值分配上的让步,两大对立阶级的并没有向岌岌可危的漏斗形发展而是变成了中产阶级颇多的稳定橄榄形。《资本论》因为马克思的与时俱进和前瞻思维饱有了巨大的生命力,可是如果因为作者的离世而无法再更新丰富,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紧跟时代步伐也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之一。
当然,作为大学生与时俱进并非难事,甚至是我们擅长的事。不过,通过捕捉进步与变化而联系到学习生活中,进而有所作为和收获,则是我们尚待努力的部分。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 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 全书一共有三卷,以剩余价值的概念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其中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则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以及剩余价值的...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 读后感。第一卷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虽然很早就听说了 资本论 这部伟大的著作,但是直到这个学期,因为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课,我才有机会第一次接触并阅读了 资本论 因为个人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只读了其中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我阅读了第二十章关于工资的内容,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马克思说 在第一卷...
《资本论》读后感
读 资本论 有感。资本论 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之一,其逻辑研究的成果可谓十分丰富,所依据的理论和方 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对于 资本论 的创作更是如此。资本论 从商品出发,将研究范围限定于商品形态的资本关系及由此引起的问题。由于时间和阅历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