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1885

作者:社会组八年级**: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2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4、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区别。2、难点:真正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三、教学方法。

**式教学方法。兼有讲述法和学生表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猿**、相关资料和练习。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的资料。

五、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我从**来的?我们的祖先从**来?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

朗诵***《贺新郎·读史》,同时让学生观察图1—1《攀树的古猿想象图》并朗读“阅读卡”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古猿可能的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科学的。人是由猿转化来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直立行走、生产劳动、火的使用)

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向人类演化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坦桑尼亚,距今377万一359万年之间,同时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利用《非洲地形图》设置场景:1000多万年以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形成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大裂谷,裂谷东部陆地上升。

学生思考:当时的古猿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古猿下地后会遇上哪些原来在树上不会遇到的问题?古猿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自身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从环境的变化角度去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地质学的第三纪中期(距今约6500万一300万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森林面积减少,出现了林间空地和稀树草原。而非洲东部地区由于陆地上升,降水减少,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起来,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了地面活动。

下到地面的古猿随即就面临如何获取足够的食物、如何躲避猛兽等生存问题。于是,下到地面的古猿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走上了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直立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便逐渐形成;直立行走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变化;直立行走还使头颅逐渐托置于脊柱正上方,促使脑的发育。

引导学生观察图1—3《猿“手”与人手比较图》,并思考:

你能看出猿“手”与人手的最大区别在**吗?

从猿“手”到人手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找一找身边的学习工具等,想想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想一想古人类的常用工具会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结合图1—4《史前人类打制的石器》,同时展示反映史前人类用过的打制石器**或幻灯片等,教师提示:人类使用这种简单而粗糙的石器的历史长达二三百万年。称为旧石器时代。

引导学生观察图1—2《从古猿到人类的形态变化》,可让学生模仿图中的四种形态,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来了解身体重心的高低与行走、活动稳定性及视野范围等的关系,从而得出: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

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是云南元谋人。引导学生读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找到元谋人所处位置。

到目前为止,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东部,那么是否就说明了我们人类就此一个祖先,或者说人类发源地就此一处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多源性。)

让学生根据图1—5《古人类分布略图》思考:

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亚、非、欧等地区。让学生对照地图册,查阅图中地名所在国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人类起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直接关系。)

由分析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征,引出今天的北京一带当时的自然条件状况: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一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并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由此引出“北京人”的内容。思考讨论:

1.北京人化石出土的地点?2.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3.北京人已经具备的劳动技能有哪些?4.北京人的生产关系怎样?

引导学生观察图1—6《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同时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图,比较观察大猩猩、北京人、现代人的头骨形状并思考北京人的头骨特征。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 上 第一单元练习。一,最佳选择 每题2分,共40分 1,人类的起源,经过科学家们的长期研究,认为是 a,上帝造人 b,女娲造人 c,从古猿进化而来。2,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是 a,打制石器 b,制造工具 c,火的使用 d,语言交流。3,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是距今约为170万年...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1 亚非大河文明概况。2.四大文明古国统一时间 古埃及 公元前3100年古中国 公元前2070年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古印度 公元前3世纪 3 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情况。在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价位调查中,发现有46 的女生认为在十元以下的价位是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上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检测题

八 上 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是在。a.公元前2500年前后 b.约公元前3000年 c.约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18世纪。2.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它出自于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