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育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发布 2023-06-16 01:34:28 阅读 2599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途径 b.方式 c.出发点 d.关键环节。

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3.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4.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5.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6.“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句话体现了()的规律。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7.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9.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两者相同b.前者指导后者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10.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1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

a.知 b.情 c.意 d.行。

1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 b.心理辅导 c.德育过程 d.美育过程。

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导向性b.疏导。

c.因材施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5.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 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1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关键。

a.知 b.情 c.意 d.行。

1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18.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9.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示范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20.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a.比较法 b.榜样示范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21.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22.组织活动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3.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2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6.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27.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29.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30.进行德育时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31.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

32.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原则。

a.疏导b.因材施教。

c.导向性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3.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德育的内容极其简单 b.德育的方式和劳动、生活相结合。

c.德育是平等的 d.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4.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3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36.对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教育属于()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d.劳动教育。

37.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a.语言法 b.行动操练法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

38.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基本形式的是()

a.理智感 b.道德感 c.责任感 d.美感。

39.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挨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40.儿童在早期生活中,和同龄伙伴逐渐建立的关系属于()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41.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强化 c.亲社会行为 d.社交技能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劳动教育

e.知识教育

2.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a.班主任工作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会。3.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4.下列关于德育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德育方法的使用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b.德育方法可以随意选择。

c.实际锻炼法是经常使用的德育方法之一。

d.德育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德育目标的要求。

e.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e.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有爱心和耐心。

6.一般而言,德育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

a.时代需要。

b.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c.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d.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e.社会发展需要。

7.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

a.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深厚感情。

b.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

c.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d.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e.教育儿童正确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树立起尊重、友爱与合作精神,尊重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8.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目标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9.选择德育方法时应考虑()

a.德育目标 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c.德育内容 d.教师个人意愿。

e.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

10.下列()属于我国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

a.使学生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b.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c.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d.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e.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三、填空题。

1.广义的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等形式。

2.狭义的德育即指。

3.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4.德育具有,它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5.德育过程是社会化与个体化的统一。

6.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

2023年德育教育案例

德育教育案例。学会为人处事。为人处事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养,得益于后天的养成教育,对于刚踏进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更是一个必要且紧迫的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尊心 自觉性 独立性越来越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由于自身道德水平 经验阅历的局限,难免出现磕磕碰碰。世界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

德育教育简介 2023年

德育教育简介。学校德育工作中,坚持 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 和 十八大精神 为指导思想,把 新八字道德 提倡的忠 孝 礼 义 信 智 健 廉作为核心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身心健康,从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着手,培养 广博雅正 有个性特长 素质全面发展 的学生。学...

2023年教育理论题库

高等教育学 一 单项选择题。l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创造性 2 著名的 威斯康辛思想 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服务社会 3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15 50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4 高等学校管理以 学术管理 为特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