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和谐发展

发布 2023-06-06 02:20:28 阅读 9861

—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查自评报告。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中心小学。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019人。现有教师105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校园环境净化、美化,占地19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783平方米。

生均占地面积9.8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33平方米。

建有200米塑胶运动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篮球场2个。近两年,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200多万元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改造,先后建设了科技长廊,楼道文化等,对功能场室也进行了完善。

近几年来,我校秉承“让生命像阳光般灿烂”的办学理念及“兴趣比分数重要,成长比成才重要,幸福比成功重要”的育人理念,关注师生的生命历程,努力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名师树校”的办学之路,旨在把学校打造成“生态校园、智慧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努力建设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充满绿色生态特色的现代化优质学校。

第二部分:自查自评得分。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具体要求,是依法行政,维护学校、师生权益,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立现代学校的基本标志。我校全体教职工本着对法的深刻认识,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治校,文明建校”的办学思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开展学法、**、守法活动,大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经过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在此基础上,我校积极争创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对照《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认定标准》,我们对学校创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工作进行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评,自评结果为:97分。其中,章程及制度建设方面19分;规范管理方面19分;民主监督方面19分;权益保护20分;效果检验20分。

第三部分: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健全章程建设,按章办学有保障。

建章立制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在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依法按程序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罗村中心小学管理规章制度》。围绕《学校章程》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

学校在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的同时,根据群众可知情、能参与、便于监督的原则,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公示: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设置公开栏、领导接待日、公布举报**、招生**、会议通报、网上公开等,使各项规章制度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按照活动程序、议事规则,讨论完善各项制度,得到了师生的认同,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二)完善管理体制,分层落实求到位。

学校成立了校长负责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制定了依法治校实施方案,能及时落实人员、组织、经费,围绕依法治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依法治校会议,研究、部署依法治校工作,解决工作**现的问题。

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根据学校不断地发展与工作需要,我校设置有教导处、政教处、少先队、总务处等常设科室。并设置有校务委员会及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师德行风建设、综合治理、德育工作、安全工作等多个领导小组,所有处室和领导小组的权利与责任对等,协调一致。

2、意识鲜明,目标明确。我校自上而下确立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法制意识,坚持每周一次校务会、每周一次教师会。班子成员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做到以身作则,敢于负责,同时不断加强群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三)依照法规办学,管理规范促发展。

1、严格依法办学。学校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开全课程、上足课时,计划完善,总结及时,监督、评估和反馈科学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尚德博学求真砺行”为校训,形成了“文明进取自主创新”的校风,“严谨灵活求实创新”的教风,“勤勉文雅博闻乐学”的学风。

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严格依法招生。认真执行教育局招生意见,下发招生简章,做到招生活动规范、公开、透明。学籍管理规范。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3、优化周边环境。建立学校安全长效工作机制,继续落实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层层建立安全责任制和追究制。有各项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讯通、给家长信、墙报等形式,向全体师生进行安全常识宣传和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认真落实安全自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安全工作进行排查,及时消灭安全隐患。

严格落实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控制学校外来人员。近几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四)加强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力度大。

1、加强内部管理。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一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与工会组织的监督与保障职能,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学校教代会制度、重大事宜集体商讨制度、校务公开及大宗物品采购招投标等各项制度,发扬了艰苦创业、勤俭办校的良好风尚,执**况较好。

2、坚持校务公开。学校成立有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教职工年度考核小组。凡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项,如职称评定、教育收费、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校务公开栏及时向职工和家长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五)保障教师权益,培训到位聚人心。

根据新课程实施要求,坚持以教师为本,全力打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构建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形成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用机制影响、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全体教师在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中,得到陶冶,主动发展,快乐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学校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等制度,较好地保证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人身财产安全。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树立典型,鞭策后进,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工会行使维护教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时刻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每逢节假日配合学校做好退休教职工的慰问工作;教职工每遇伤病、丧事,工会及时进行慰问,将“温暖”送到家门;对特困职工倾注爱心,进行帮扶;工会还配合学校对教师的函授、培训等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关心教职工的文化生活,适时举行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为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困惑,学校成立了以工会主席为组长、以各工会小组组长为成员的争议解决领导小组,建立了校内师生申诉、奖惩、职务评聘复核等相关制度,综合运用信访、调解、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和争议,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多年来,我校无上访、校内外纠纷和不稳定事件。

六)维护学生权益,落实活动促发展。

1、抓实各项活动的开展。学校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推行“管好一条线,蹲好一个年级,教好一门课”的“三好”班子建设;对于少数困难生,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实行“牵手共成长”的结对帮教工作;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建设了“心灵港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以更好地预防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并通过升旗仪式、读报、演讲比赛、学科竞赛、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基地活动。

学校注重表彰、奖励优秀学生,创造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尊重和维护贫困生权益,为学生提供救济途径,充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支持学生公益类活动,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健全学校各项综治制度。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校制订有《校内安全应急处理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章制度,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校长担任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务主任担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抽调专人负责学校的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工作,备有《安全台帐》。

在安排好传达室人员的同时,落实《门卫管理制度》。还专门成立了校卫队,购置**和用具,设立值班室。

3、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在校园中设立了学生申诉箱——师德师风举报箱,定期开箱查看并处理学生反映的各类问题。接受学生申诉,学校不定期调查落实学生申诉情况,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认真处理。

4、健全“留守学生”、“流动学生”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实施“五个五”工程:一是对“留守学生”和“流动学生”开展“五自”教育——自觉、自理、自律、自信和自强;二是对教师开展“五心”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备“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三是在“留守学生”和“流动学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做一个合格学生,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四是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期围绕“留守学生”和“流动学生”开展一次调研活动,结对帮扶一名学生,撰写一篇**,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读一本教育管理方面的书;五是在家长中开展“五个一”活动,要求外出务工的家长每周给子女打一个**,每月给子女写一封信,每月与子女的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子女的任课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实施“六项制度”,一是阵地建设制度,二是控辍保学制度,三是**家长制度,四是学籍管理制度,五是扶贫助学制度,六是督导考核总结表彰制度。极大地维护了“留守学生”和“流动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氛围浓厚。

1、健全机构。为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效果显著、

2、提高认识。为使普法教育深入师生心中,学校设有法制宣传栏,定期组织法制专题教育讲座,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活动,提高了师生的法制意识。

在普法活动中,学校普法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组织教职工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了教职工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全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方面,学校抓法制课的落实。形式包括报告课、思品课以及法制教育课等。每学期初和期末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向学生做普法报告。

思想品德课注重发挥主渠道作用,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较为系统的讲授、考核。与此同时,结合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加深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把法规引到身边,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教育**现的难点、热点问题,邀请了派出所警官及法庭相关法律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报告,同时,开设红领巾广播站,采取有针对性地教育,以澄清认识,提高学生辨明是非的能力。

结合重大节日,如“‘ 3.15’消费者权益日”、国庆节、七**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6.

26禁毒日”期间,组织学生参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展”,举办“法制宣传展览”等。我校坚持每周一开展升国旗仪式;每学期开展校园读书节、科技节活动,坚持开展书法、美术、体艺等到兴趣小组活动;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心灵得到陶冶,社会责任感得到加强。

八)注重依法领导,推进管理规范化。

依法治校共创和谐

我是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能加入我校 五五 普法领导小组,我深感荣幸。几年来,在镇司法所同志的大力配合和帮助下,我积极投身于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结合我中心学校的工作实际,以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教职员工学法 用法,依法管理水平,不断...

依法治校,创和谐校园

依法治校,创和谐校园。作者 黄桂贞。师道 教研 2009年第10期。近年来,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在办学过程中,遵循 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发展 的办学理念,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坚持依法治校,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从而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一 建章立制,维护教育秩序 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

依法治校 建设和谐校园

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评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容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它包括学制系统内以实施学历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括各种实施非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职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维护受教育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