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实现规模发展之后,下一个30年发展的重点,就是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步伐,将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那么,如何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认为,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它有着自身的规律,既要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还要有扎扎实实、厚积薄发的“工作作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大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甚至需要重新认识其中一些问题,通过增加办学中的科学成分,提高办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就几方面的问题和大家共同**。
1. 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推进科学办学。
高等教育研究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一些关键问题及其共性方面也给出了很好的研究结果。但是,在实际的、直接面对学生的高等教育活动中,经验的成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的实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例如,国家强调专业建设背靠学科,但在实际的建设中对学科(广义的)的研究是不充分,甚至办学单位对自身的学科状况(狭义的)的研究也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在本科专业教育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大力开展对专业和其背靠的学科的研究,推进科学办学。
作者曾经在“加强研究,推进专业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3年第2期) 一文中,从科学认识、科学定位、科学规划、科学施教4个方面简单地讨论了关于科学办学的一些问题。实际上,要想推进专业的科学办学,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专业教育,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实施专业教育。所以,深入地研究相关问题是必须的,这是专业科学办学的基础。
理工科专业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拥有很好意识、方法和传统,它们可以被很好地用于对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有了在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上的优势,就可以在科学办学的实践上走在前面。而这类研究需要学科专业的专家去完成,其他人很难代劳。
例如,专业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为其摆脱以几门课程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的经验做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现代高等教育中,要想真正地办好一个专业,首先是要科学认识专业所背靠的学科和专业自身,包括学科的问题空间、基本知识结构、学科方**,专业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布局,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等。同时,要给出这些内容的科学描述。
计算学科的美国同行就在认识计算学科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并刻画出计算学科不同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问题空间、知识取向、能力要求等,并以此作为基础,按照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不同分支学科的课程体系。
2. 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专业能力导向的专业教育。
教育的三要素是知识、能力、素质,这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却多是沿着小学和中学的做法,进行着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了考一个好的中学、能够上一所“好的”大学,有的老师以把学生训练成“遇到题后不用想就能做”为教学目标,以获得考试和竞赛的高分,而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大学,一些人仍然把教与学的具体目标定为“期末考试”。
我们张扬培养能力,呼唤提高素质,实际上并不是很清楚地知道要培养什么能力、提高哪些素质,导致“功夫”多数还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教育的浅层。
例如,文科类的学生要提高“理工素质”(如数学修养),理工类学生要提高“人文素质”,所以各自要开一些通识教育类的选修课。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有利于改善高等教育“半边人”的问题。但仔细研究会发现,仅这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过于粗放而且不全面。
因为作为高等教育,主要还是面向专业的,所以专业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忘了专业素质的提高,就很难说办学是成功的。在提高能力方面,描述也是很笼统的,如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自学能力等。由于它的“笼统性”,就导致了工作目标的模糊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一定的盲目性。
再例如,有人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就是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听几次科技讲座,发表几篇科技**。我们不否认这些活动的作用,但是其受益面是几何?是5%还是10%?
即使比例再高些,也很难说是惠及全体合格毕业生吧?何况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究竟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少自主或者主动的行为?
又有多少不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者“完成开发任务”?一些优秀的本科生在校期间的课外科技活动变成重复地给一些单位建**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弃“完成科研任务”、“完成科技创新任务”,更要放弃“完成开发任务”这类短期目标,真正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是更新教学观念,瞄准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是可以在毕业生身上体现的专业能力,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是瞄准这些能力培养而设置的,课程是真正成体系的,是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联的,其中的课程是实现目标的单元,教师和学生要清楚其作用和地位。当然,前提是要研究专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并能够给出较准确的刻画,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把培养目标写成一些看似“激动人心”,实则意义不大的口号。
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言,作者曾经将专业能力归纳成计算思维、算法设计、程序实现、系统把握等四大方面,而且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强调不同的能力。课程体系按照这四大专业能力的培养及其强弱不同的要求进行设计,明确体现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一系列主干课程的作用和地位。教师按照能力培养的需求组织课程内容并实施讲授,这样就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际上四大专业能力还比较粗放,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最近我们又启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力图把这四大专业能力和美国同行提的11个方面的59种能力点对应起来,并将能力点修改补充为78个,再以量化的形式给出不同类型的学生关于能力点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3. 研究学科方**,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要想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就需要明晰完整的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作者曾在十几年前就尝试着将课程中所含的知识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学科中问题求解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希望能多给学生这样一些“把知识忘掉以后还剩下的东西”。起初只是一些朴素的思想,直到2023年,才明确归纳为“知识的载体属性”,并在2023年提出通过研究型教学加以实现。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完整的专业教育内容体系应该是三层:基础是知识,中间是学科方**,上层是技术和基本工具。有人也许会说,这些大家早就知道。
但是,这种“知道”很可能只是“理念性的”。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能够真正给出专业所背靠的学科的方**的具体内容。如果给不出来,最多也只能说是“理念性的”。
因为在这三层内容中,学科方**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归纳出来的,特别是这些内容的传授,会极大地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的效率。
目前的研究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背靠的计算学科的方**包含三部分内容:方**意义上的12个核心概念、典型的学科方法、学科的三个形态(又称为学科活动的三个过程)。它们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掌握了这些内容,并将其灵活地用于教学,就能使课程中枯燥的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就会使那些死的东西活起来,就会使那些抽象的东西实际起来,使那些难懂的东西“亲切起来”,变得被学生乐意接受。
这些活的内容也许最易于沉淀为“把知识忘掉以后还剩下的东西”。
4. 加强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由于实践教学的不到位,“学生学了很多理论,但动手能力不强”。作者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学生是否真的学了很多理论,是值得讨论的。
如果我们基于不认可那种被大家诟病的课堂教学,作者甚至怀疑部分课程是否真的教了很多理论。为了得到确切的结果,并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工作,大家不妨作个调查,看看不同的年级、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待不同的课程平时有多少人,用了多长时间学习?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
有多少人找教师答过疑?答过几次?甚至有多少人自觉完成作业?
有多少有信心学会课程内容?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些课程的?安排“活动”是否避开了课堂?
“上课”与“活动”撞车时选择什么?“活动”是否促进了专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同样,从教的方面来看,也应该开展一些调查,看看实际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这些调查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以一点概全面,造成先入为主,人云亦云。
实际上,“教了什么?”这应该算是人们很早关注的目标,“学生学了什么?”这是又一个层面的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
”又进了一层,“学生会做什么?”则是比较好地反映出现代教育的关注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学会。
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高效率地学会。特别是对一些较复杂的内容,更需要花费时间和通过实践实现理解和掌握。
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学会理论实际上是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智慧的脑”,能够站到大师们的肩上去分析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参加实践则是在智慧脑的指导下练就一双灵巧的手,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所以,作者认为,学生必须学会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性活动。
所以,不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而是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不强。基于这一认识,才能更好地体现本科教育“基础和面向未来”的基本属性。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那种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忽视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单纯强调在工程开发中实现学习和训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倒退。
这种做法造成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干活”,至于对为什么要这样干?干得怎么样?如何干的更好?
都不十分关心。对一项实验/试验,甚至很多学生都不知道需要进行实验/试验设计和实验/试验结果的分析,显然这种实验/试验只能是比较盲目地“试”。
5. 准确定位,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否则会事倍功半。
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就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学说,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精英教育跨入到大众化阶段。而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跨入到大众化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准确定位,解决目标的趋同性和教学计划的同质化问题。
由于认识的渐进性,在这个阶段,各个学校仍然会按照过去的模式去办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个跨越是在特别短的时期内完成的,所以相应的问题来得特别快,也显得特别突出,学校之间培养目标的趋同性和教学计划的同质化在所难免。这种趋同性及其导致的专业办学的盲目性实际上导致了培养目标,甚至基本办学目标的缺失,从而也就决定了无目标的行动和瞄准错误目标的行动。
作者曾经做了个实验:将一个典型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关于“计算机”的名称换成其他专业的名称,这个培养目标就变成了相应专业流行的培养目标。这种目标的趋同性和教学计划的同质化,加上教育的不适应性,就造成了教育效率的低下。
实际上,每个个体,无论是人还是单位,都有自己的擅长和优势,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应该在于利用教育者的“长”,发掘被教育者的“长”,引导教、学双方理性地避开自己的“短”,使他们的优势能够比较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扬长教育。而不是相互攀比,将精力用于效率极低的“补短”。
改革开放30年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促进高校科学发展上水平,我国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30年来,各项侨务政策得到肯定和落实,华侨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和情怀得到空前的发扬,他们或回祖国资助体育活动,或捐建体育场馆,或促进海峡两岸和粤港澳三地的体育交流。用行动回报祖国 的共同心声让他们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30岁省港杯见证改革开放30年。以前,我们只是...
焦作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焦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经济日趋活跃,教育 科技 文化 体育 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由 黑色印象 到 绿色主题 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