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

发布 2023-06-05 08:26:28 阅读 282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促进高校科学发展上水平,我国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高校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目前,我国高校的组织架构大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是党委系统,包括学校党委员会、党委常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其他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等),下设学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部、团委、工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部门。

二是行政系统,包括校务委员会(或校长办公会)以及各种专门委员会,主要职能机构有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或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财务处、实验设备管理处、后勤与产业管理处、外事处、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保卫处、基建处、离退休工作处、审计处(室)等部门。在纵向管理上,按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院(或中心、系)。一般高校还含有数量不等的直属机构及附属机构。

三是学术系统,主要是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上述组织架构和与此相应的运行机制的形成,是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例如:在学校管理方面,校-院-系**管理权限不清,难以发挥学院教学、科研的主体作用,影响了高校办学的整体效率。

在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界限模糊,高校管理的“机关化”作风过于浓厚,学术组织声音微弱。

在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多年来延续了不断修补的惯性,缺乏整体设计,表现为机构层次越设越复杂、数量越来越多。因此,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和举措

高校是一个集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传播为一身,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术性机构。其内部组织的特征是以学科专业(或学科专业群)为基础的学术性组织架构,因此,高校内部管理应是一种具有学术管理属性的行政管理。另外,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学校领导班子。

行政管理是高校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因素,高校职能的多样化,学校内部组织的复杂性,需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权力发挥作用。所以,只有将学校的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协调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率,学校领导班子的执行力才能得到加强。

目前的情况是,在高校的校长与学院院长之间,有一个庞大的行政管理系统。一些高校非教学机构臃肿,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据统计,部分高校非教学机构设置数已超过学校机构设置总数的60%,非专任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比例已超过50%,有的达到70%。

为此,本文就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推进高校学院制建设,增强学院办学活力。目前国外高校大多实行学院制,学院是独立的办学实体,整个高校治理呈现上部轻、底部重的特点,即学校内部的教学组织、学位的授予、教师的遴选和任命、科学研究的定向与组织、经费的使用、招生等都由各学院自己决定。学校对所属学院的管理, 主要是对学院设置及其发展方向等进行宏观的管理和引导。

推进高校学院制建设,就是合理划定校、院、系的权责,把学院应有的学术管理权力、行政管理权力下放给学院,或把学院现有的“虚权力”转变为“实权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学院一级决策机制,加强学院管理团队建设。根据部分高校实施学院制的经验,学院应具有的主要权力包括:

学术权力、 用人自主权机构设置权、具有各专业本科招生计划、研究生招生计划制定权、对外办学权、资金支配权等。

学校拥有学院设置和调整的权力,以确保学校系统的良性运转,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为此,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多学科研究中心、教学中心、实验中心、训练中心等,较好地把握了国内外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改革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发挥学术性组织的管理作用。推进学院制建设,必然要改革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这种改革带来的结果是,学校现有的大部分内设行政机构需要撤并,同时,逐步将高校运营中的行政管理权力分别赋予学校的“校行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使它们有“形”(变为常设机构)、有“力”(赋予行政管理权力)、有“面”(学院领导直接参与)、有“责”(履行相关职责)。

这种体制设计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主体作用,顺应了教授治校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现有的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务委员会)依然保留。下面举例说明一些学术组织的职责。

1)行政办公会议。行政办公会议职责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各学院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制定学校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筹措办学经费;制定学校年度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奖学金标准等。

2)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责是:制定学校宏观学术政策,包括学术奖励条例等;制定学校学术研究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重大专项建设规划等;制定教师工作规程和学术规范,负责学风建设;制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例;负责管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学校学术期刊等。

3)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责是:制定学校学科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规划;负责学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等;制定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指导、检查各学院教学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管理学校年度教学经费等。

4)学位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责是:制定学校学位条例,包括学位标准等;制定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负责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聘请或解聘工作;决定本科生、研究生学位授予方面的重大事项;负责学校荣誉学位的授予工作。

5)教师工作委员会。教师工作委员会职责是:制定教师工作条例、绩效考核条例、休假制度等;制定学校年度教师评聘计划、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等;制定学校教师薪酬标准、课时津贴标准等;决策学校住房、医保、福利等重大事项,维护本校教师合法权利;履行民主评议和监督学校领导干部职责,审议学校工作报告、重大改革方案等;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教职工离退休工作等。

6)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职责是:负责学校日常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学生安全工作;负责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生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负责学生奖学金、贫困生助学金发放工作等。

7)学校财务和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和资产管理委员会职责是:负责学校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及分配管理、专用**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财务清算等工作;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体系,审计和监督学校二级单位财务机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向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告,接受上级审计部门审计监督;负责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工作;协调各学院财务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可以兼任这些委员会的负责人。

第三,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现模式。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党和国家积极探索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高校党委是学校事业的领导核心,行使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权、决策权;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主要负责人,具体落实党委会的决策、决定。

这种运行机制体现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决策层与执行层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高校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外国大学的办学经验,制定了本校的大学章程,试图明晰学校党委会与校长的职责及权限,但至今还缺乏权威性、可操作性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现模式。

(夏鲁惠原松梅/作者单位分别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

改革开放30年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实现规模发展之后,下一个30年发展的重点,就是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步伐,将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发展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那么,如何实现新的跨越?作者认为,作为 百年大计 的教育,它有着自身的规律,既要有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 眼光 还要有扎扎...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30年来,各项侨务政策得到肯定和落实,华侨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和情怀得到空前的发扬,他们或回祖国资助体育活动,或捐建体育场馆,或促进海峡两岸和粤港澳三地的体育交流。用行动回报祖国 的共同心声让他们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30岁省港杯见证改革开放30年。以前,我们只是...

焦作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焦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经济日趋活跃,教育 科技 文化 体育 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由 黑色印象 到 绿色主题 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