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时安排 10课时。
集备教师 主备教师
教学设计补充说明。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课件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
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http:
//w kb1. com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
板书: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练习: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新课标第一网。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教学反思: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准备:投影片或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 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新- 课 -标- 第 - 一- 网。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3)问题三: 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思考:求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 表示12l的是多少:12× 表示12l的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种玉米的面积占 。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
实际上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列示是: ×
2)** × 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 ,表示公顷。
再涂出公顷的 。
引导理解: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观察交流。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 公顷的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得出: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 ×1= =
板书公顷)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
提问:“ 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的吗?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新课标第一网。
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公顷)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这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皆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
想:求3个12l,也就是求。
12l的3倍是多少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2公顷)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 ⑵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2l的是多少公顷)
1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想:求12l的是多少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学反思:x|k | b| 1 . c|o |m
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例4,练习四的第题。
教学目标: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或多**课件。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
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题。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千米/分。
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阅读理解。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得出:
乌贼的速度是千米/分。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千米/分的 。
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km)启迪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新|课 |标| 第 |一| 网。
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5
学生独立解答,约分:
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
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数学教案
教师教材简析。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时间。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对教学方法的学习的,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分数连加的过程理解 分数乘整数吧分数的分子与整数部分相乘,分母不变 的道理。1 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 明确把谁看作单位 1 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第十一册数学练习卷
第十一册数学调研练习。得分。一 填空。23分 每空1分 7升 毫升 3.06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2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一间客厅面积约为20 2 一节火车车皮的容积约125 3 一瓶 红牛 饮料的容积约是250 3 水果店运来的苹果重量是梨的6倍。如果运来梨a千克。运来苹果 千克...
六年级第十一册数学高效课堂备课教案
设计理念。为迁移而教 迁移的前提是知识间存在着联系。研究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原有的知识同化新的知识。圆的周长的计算,是基于长 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再启发学生分三个层次研究 圆的周长 即 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