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

发布 2023-06-03 10:02:28 阅读 1258

达州市202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10、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d、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11、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a、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

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

c、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2、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 的拉力作用,f1 、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f2是一对平衡力。

13、初三学生小华从一楼步行到三楼,用时0.2min,他步行的路程约为12m,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a、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0.5m/s

b、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0.75m/s

c、小华重力做的功约为3000j

d、小华重力做的功约为4500j

14、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物体浸入水中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a 18n b 14n c 10n d 8n

15、分别标有“6v 6w”和“6v 3w”的甲、乙两只灯泡,经实验测得其i-u特性曲线如右图所示。现将甲、乙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当两只灯泡的总电流为1a时,两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是( )

a、3w b、4w c、4.5 w d、6 w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会儿,两只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灯l断路 b、 灯l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阻r短路。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8v,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3a

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0~3v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4ω~7.2ω

d、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功率为1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36、小丽和同学去莲花湖游玩,途中他们谈到马航事件,马航mh370飞机失联的主要原因是为未能向外界。

发射以取得联系。她回家途中发现一物体a,到家后测量a的长度如图所示 ,则a的长度为 cm。

37、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做功___次。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研发太阳能汽车已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它将太阳能最终转化成汽车的 。

38、完全燃烧0.3m3的天然气来加热水箱中的水,放出的热量是j;若放出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可以将水箱中20kg,20℃的水加热到天然气的热值为3.0×107j/m3 ,c水=4.

2×103j/(kg·℃)当地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在洗浴过程中我们看到浴室里有大量“白气”产生,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9、如图所示,用f为4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

3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 。

40、一均质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有的体积浸入水中,物体的密度。

是 kg/m3;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后;则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的关系是p水 p酒(选填。

4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n。

42、一台线圈电阻为0.3ω电动机,接在12v的电源上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在2min内电流产生的热量是 j,转化成的机械能是j。

43、将r1 =12ω 、r2 =6ω两电阻串联在某一电源上,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__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再将它们并联后接入同一电源上,电路的总电阻r’=_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则p∶p’=_

44、在家庭电路中,客厅插座与卧室电灯是联的,在安装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为了安全用,电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 。

45、下面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图,其中图的实验装置原理可以制造出发电机,它是利用工作的。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6、请完成左下方图中的光路;

47、请正确画出右上方图中通电螺线管上导线的绕法,并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四、实验**(每空1分,共12分)

48、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49、在**“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器材:

电源(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ω)滑动变阻器r1“20ω 1a”,滑动变阻器r2“ 50ω 1a”,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电路如下图,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完整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3)纠正错误后,小明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上表中的实验数据;

4)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v时,才能记录电流表示数;

5)实验中小明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r1”或“r2”),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6)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五、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结果不得分)

50、如图,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在a、b两端分别挂有边长为10cm,重力为20n的完全相同的两正方体c、d, oa∶ob=4∶3;当物体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均处于张紧状态。(g=10n/kg) 求:

1)物体c的密度;

2)杠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

3)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

51、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及灯泡l的电阻均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20ω。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a1、a2的指针恰好指到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电阻;

3)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2019中考物理复习

中考物理备考策略。田庄中学刘晓侠。在以往的中考复习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同时也很容易让学生疲倦,只一味跟着老师走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以此,在总复习中教师采取恰当措施激发学生复习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变得十分重要。那么怎么做能...

2019中考物理复习

2014中考物理复习知识集锦。遵义县芝麻中学姓名。一 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个常数。1 声音在15 的空气的传播速度 v 340m s 2 电磁波 含光 在真空中 或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c 3.0 10 8m s 3.0 10 5 km s 3 水的密度 1g cm3 10 3 kg m3 1 m 3的水...

2019中考物理复习

2016 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班级姓名得分 一 选择题 共48分 1.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 2.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只有弹簧 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