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考纲

发布 2022-09-10 06:56:28 阅读 6095

2023年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指导手册物理。

2023年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指导手册·物理》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范围与要求,对2023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命题方向加以说明。2023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确定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九年级教材及相关内容为复习范围,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并进行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评估交流等科学**的能力。

考试范围及要求。

一、 关于知识与技能层次的说明。

1、 了解。

要求:1) 能识记主要内容。

2) 能列举有关的实例。

3) 能判别有关概念、实例。

2、 认识。

要求:1) 知道知识的确切含义、能够与该知识点较近的知识或情景进行联想。

2) 能辨别有关图像和**,用作图法进行直观描述。

3) 能解释最直接的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

3、 理解。

要求:1) 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2) 能解释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进行基本计算。

3) 能对该知识点进行扩展,能与其他知识点进行学科内综合。

4、 实验与**。

包含两个层次:独立操作和**。

独立操作:能够按要求独立、正确地完成基本实验。

要求:1) 对于基本实验能够进行初步设计。

2) 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 会正确收集处理实验的数据,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具有初步的科学**能力。

要求:1) 在相应知识要求的基础上,考查科学**的基本要素。

2) 在体验科学**过程的基础上,考查拓展及创新能力。

二、 各章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声现象。

1、了解。空气中的声速(15℃),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比较。

乐音的特性,超声波、次声波。

控制噪声的途径。

声的利用。2、认识。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

3、实验与**。

**声音的产生、传播。

**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第二章光现象。

1、 了解。

真空中的光速。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

2、 认识。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反射成虚像光路图不要求),折射规律(折射成虚像光路图不要求)。

3、 实验与**。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 了解。

凸透镜、凹透镜。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2. 认识。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人眼成像的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 实验与**。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四章物态变化。

1、了解。温度,摄氏温度的单位及其规定,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液体文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体温计。六种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特点。

2、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冰的熔点和凝固点(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3、理解。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雾、露、霜水循环现象。

3、 实验与**。

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熔化、汽化过程。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 了解。

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导体、绝缘体。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流的方向及单位。

电路图。2、 认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理解。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仅限两个用电器)。

4、实验与**。

设计两个用电器的串联、并联电路。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六章电压、电阻。

1、 了解。

电压,常见的电压值。

电阻。2、 认识。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 理解。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仅限两个用电器)。

4、实验与**。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等的亮度。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七章欧姆定律。

1、 了解。

安全电压、防雷。

2、 认识。

电路的三种状态。

3、 理解。

电阻的串并联规律(仅限两个用电器)。

欧姆定律(仅限两个用电器)。

4、 实验与**。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测量导体的电阻。

第八章电功率。

1、 了解。

电能与电能表。

保险丝及其作用,空气开关的作用。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作用,试电笔。

两种类型的触电,触电的急救措施。

2、 认识。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

3、 理解。

电功率的定义式、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仅限两个用电器)。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焦耳定律。4、 实验与**。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焦耳定律。

第九章电与磁。

1、 了解。

简单的磁现象,磁场,磁化。

电动机的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的原理。

交变电流与频率。

2、 认识。

条形、蹄型磁体的磁场分布。

奥斯特实验。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安培定则。

电磁跌的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3、 实验与**。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点。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第一十章信息的传递。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及应用,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 了解。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2. 认识。

质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3. 理解。

密度。4. 实验与**。

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

**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 了解。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

误差和错误。

2. 认识。

力。力的三要素图力。力的三要素图。

力的作用效果。

牛顿第一定律。

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

3. 理解。

惯性。速度。

4. 实验与**。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条件。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1. 了解。

弹力、摩擦力。

2. 认识。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减摩擦的方法。

3. 理解。

重力及其三要素,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杠杆及平衡条件,三种杠杆及其应用。

4. 实验与**。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杠杆平衡的条件。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轮、换论组的特点。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1. 了解。

大气压强的现象及测量,标准大气压。

2. 认识。

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浮力。3. 理解。

压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的规律及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的条件。

4. 实验与**。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1. 了解。

功的原理,能量,机械能。

2. 认识。

动能、势能及影响因素。

机械能及其转化。

3. 理解。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4. 实验与**。

**滑轮、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

**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第十六章热和能。

1. 了解。

分子间的作用力。

内能、热量、热值。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效率。

2. 认识。

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水的比热容。

能的转坏及能量守恒定律。

3. 理解。

比热容。热量计算。

4. 实验与**。

**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023年中考数学考纲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代数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几何 一 教学目的。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 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 思...

2023年中考数学考纲

清远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一 考试性质。参照近几年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的精神和要求,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 以下简称 数学学业考试 是义务教育队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标准...

2023年中考数学考纲变化

函数 1 更改 简单的整式 分式和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b 为 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c 2 增加了 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c 3 增加了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c 4 增加了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b 5 删去了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