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编织活动 手工小毛虫

发布 2023-05-09 22:04:28 阅读 2342

中班编织活动:手工小毛虫。

活动设计背景。

为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编织技能,结合中一班孩子的手工能力而设计该课程。

活动目标。1、认识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2、通过编织活动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编织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小毛虫身体的编法。

难点:将黄绿纸条相互进行编织。

材料准备:范例、作业纸、剪刀。

活动过程。课程引入:手指变变变(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

一)、出示小毛虫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毛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毛虫长得什么样?

幼:小毛虫很漂亮,有头有身体。(头是圆形的,身体是长的)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毛虫的身体有几种颜色?是怎样做成的?

幼:两种(黄色绿色)。小毛虫的身体是纸折成的。(讲解:小毛虫的身体是由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编织而成的,就是将两条纸条相互缠绕在一起)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小毛虫身体的编织方法。

师:两种颜色的纸条是怎么缠在一起的?

幼:一点黄一点绿一点黄一点绿的缠在一起。

师:是的。小朋友们知道两种颜色的纸条是如何变成这样一点黄一点绿的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吗?

三)、教师示范,重点将纸条的编织方式进行解说。

1、将两条纸条成十字型排列,要一边长一边短。

2、将一条纸条以对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颜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将另一条纸条以同样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复至将两条纸条折完。形成小毛虫的身体。

为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重复示范。

四)、完成小毛虫。

小毛虫的身体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用剪刀将小毛虫的头剪下来,跟刚才完成的身体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毛虫。(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到小毛虫的触角,要沿着黑色线条,用拿纸的手打着转来剪)

五)、幼儿动手制作。

老师的小毛虫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单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将你们的小毛虫也制作出来,来跟我的小毛虫做好朋友。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的语言能很好的吸引幼儿注意,示范过程,幼儿也能很专心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可以说得出来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知道毛毛虫身体是将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交叉的折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幼儿不能做到将纸条沿着一个方向折叠,而是一下向前折一下向后折,这样就导致两条纸条拉不出毛毛虫身体的形状,而形成一个方形小包的样子。

另外,课程中需要使用剪刀,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对剪刀的使用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剪小毛虫头部的触角时,我也提醒了幼儿,不需要剪得特别细致,可以适当的留些白边,这样也便于幼儿剪出完整的毛虫头。

本节课教学难点没有很好的完成,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幼儿的手工基础薄弱,特别是在折纸方面;二是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强调折纸的方向性,导致一些幼儿制作过程中的困难。通过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我意识到,在幼儿手工活动课程中,应当更多的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幼儿手工活动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在完成认知、情意的训练时,也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训练。

对活动过程中的难点要反复解说并多做示范,让幼儿掌握难点操作技能。

中班美术活动手工太阳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给纸杯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2 按规律给纸杯剪 花瓣 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 粘贴眼睛 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4 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活动准备 纸杯 蜡笔 剪刀 胶棒若干,即可贴 眼睛 嘴巴若干 磁带 我是一朵小花 太阳花 作品一幅,背景图画一幅。活动过程 一 活...

中班手工《毛毛虫》微教案

教学设计。中班手工制作 毛毛虫。设计意图 这段时间我们班在开展 虫虫,虫虫飞 的主题活动,每天吃午餐前,我都会跟幼儿玩一些手指游戏,有一次教幼儿玩手指游戏说到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的时候,他们对毛毛虫都表现出很感兴趣,有的孩子们在午餐散步的时候谈论毛毛虫在 呢?毛毛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纲要 指出...

中班手工活动

中班。活动名称 制作小灯笼。设计意图 国庆节即将来临,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灯笼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会制作自制小灯笼,发挥幼儿的自制能力和想象力等等。活动目标 1.了解灯笼的基本制作方法。2.学习使用各种图案及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灯笼面。3.感受灯笼的美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