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营销”和“事件营销”的英文翻译都是“event marketing”,很多人认为两者只是中文叫法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实,无论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中文的字面理解,“活动营销”都不等同于“事件营销”。
《辞海》对“事件”一词的解释为:“历史上或社会上所发生的大事”,一般具有突发性和不可控性;而“活动”一词的解释则是:“为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一般具有计划性和可控性。
9?11,对拉登来说是一场图谋已久的“活动”,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无法预料的“事件”。再例,“汶川大**”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绝不会有人说它是一场“活动”;但“汶川大**”募捐晚会,则是一场“活动”。
为更好地区分“活动营销”与“事件营销”,新活动传媒董事长王伟在《活动的力量——后广告时代的营销突围》一书中举了两个比较经典的。
茅台一摔获金奖(事件营销)
**四年(公元2023年),中国驻外大使黎庶昌把茅台酒送去巴拿马参加万国博览会展出,茅台酒当时包装比较差,是黄色土瓷瓶,陈列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偏僻角落上,与包装精美、色彩华丽的威士忌、鸡尾酒中相比,毫不引人注目,几乎无人问津。情急之下,一负责人将一瓶茅台摔在地下,顿时,浓厚的醇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醇厚四溢的酒香,引来众多外国参观者,最后和苏格兰的威士忌、科洛克的白兰地并列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获得金质奖章。
西铁城澳大利亚一摔成名(活动营销,但一般人误认为是事件营销)
日本西铁城钟表商为了在澳大利亚打开市场,提高手表的知名度,曾声称某月某日将在某广场空投手表,谁捡到归谁。到了那天,日本钟表商雇用了一架直升飞机,将千余只手表空投到地面,当幸运者发现自己捡到的手表完好无损时,都奔走相告。
显然,茅台一摔在短期有限的时间内,赢得了广大的注意力聚集效应,进而推广了自我的内在价值,获得了极大的回报,并造就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品质地位;这一个“摔”的动作,没有预先筹划,更无系统完备的策划,只是一个转瞬间的应急行为。
西铁城扔手表通常被视为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但实际上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事件了,而是一场有策划有组织的活动营销。首先,西铁城在扔手表“活动”之前,借助大众**广而告之这一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吸引当地人的广泛关注。其次,扔手表活动“意料之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西铁城“趁热打铁”,配合线下**和**攻势,最终成功打开澳大利亚市场。
总体说来,事件营销主要针对过去刚刚发生的大事或者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策划营销,一般具有强大的新闻效应。事件营销的时机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需要策划人审时度势、抓按时。
机。因此,事件营销更多是“借事而造势”,借已有的社会重大事件或者具有某种重要新闻价值和文化共同诉求事件来达到其营销目的,例如当年的统一润滑油借“神舟五号”升空打出“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的广告语。
活动营销一般经过较长时期的酝酿,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都经过反复推敲。
活动执行与活动策划越契合,活动往往越成功。因此,活动营销一般是“造事且造势”。像的开盘活动和旅游景区的节庆活动都在于策划“造事”,再通过**的传播和宣传推广将“造势”进行到底。
“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由此策划的事件营销往往是一次性的,时效较差。随着事件的新闻效应越来越小,事件营销的效果也越来越小。活动营销则不同,活动主办方可以策划一系列主题事件,同一场活动也可以重复进行。
其时效性依活动吸引力、活动持续时间而定。
此外,两者在运作成本、互动性、**运用、适应范围及可控性和风险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
就运作成本而言,“事件营销”成本低,甚至是零投入。活动营销一般需要严格的预算,运作资金依活动规格、规模而定。
就互动性而言,事件营销往往缺少互动和反馈机制,一般是靠单方向的信息传播来获得营销的目的,其效果一般是提升知名度。活动营销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互动机制和有效的反馈机制,不仅可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还可以系统开发产业链。风靡全球的“美国偶像”从办活动到产业链的开发,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音响、制片以及品牌授权的实体产业。
就**运用而言,事件营销一般就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能够吸引**主动关注。活动营销强调有效整合全**以求极大限度的提升注意力以树立其品牌,像当年的“超级女声”,不仅利用了湖南卫视的播出平台,还有手机短信平台,以及后来网络**的大范围传播,到近年的手机微博方式传播。活动营销不仅有效利用了各**,而且也有效地整合了**,活动促成了全**的融合,全**的整合也使活动营销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就适应范围而言,事件营销一般用于知名度较低、急需打开市场,或品牌形象处于劣势地位需要出奇制胜的企业。活动营销则无适用禁忌,风险较小。
就可控性和风险性而言,活动营销的可控性明显高于事件营销,风险性要低于事件营销。活动营销有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策划方案,在预先的创意策划中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与预防措施,一步一步达到预定的计划和目的。对于事件营销来说,随着“事件”的无序发展,事件营销可能走入极端,进而产生负面效应。
随机读管理故事:《囚徒困境》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无法给他们定罪。
但**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
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
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
坐牢。 在与其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在对对方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诚。
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的具体区别
现在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被用在网络营销中是越来越频繁啦,对于网络公司,现在最主要的网络推广方式就是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很多人在事件营销和活动营销上的细分上,区分不开,总是把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混为一谈。我今天在这里就是要把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区分开来。在事件营销上,2011年万通药业产品万通消糜栓这个产品...
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的具体区别
现在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被用在网络营销中是越来越频繁啦,对于网络公司,现在最主要的网络推广方式就是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很多人在事件营销和活动营销上的细分上,区分不开,总是把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混为一谈。我今天在这里就是要把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区分开来。在事件营销上,2011年万通药业产品万通消糜栓这个产品...
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的具体区别
现在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被用在网络营销中是越来越频繁啦,对于网络公司,现在最主要的网络推广方式就是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很多人在事件营销和活动营销上的细分上,区分不开,总是把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混为一谈。我今天在这里就是要把事件营销与活动营销区分开来。在事件营销上,2011年万通药业产品万通消糜栓这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