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溶液浓度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4-30 20:03:28 阅读 4799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化学概念教学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从宏观到微观延伸,从定性到定量方法的拓展,从中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完成对溶液浓度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为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提供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二、教学分析。

溶液是常见的混合物,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第三课题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九年级的学生己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本课程的教学应联系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采用手动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地认识溶液,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浓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培养定量分析的能力。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了解溶液的浓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四、重点难点。

重点:形成溶液浓度的概念。

难点:和溶液浓度相关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教学。

六、教学用品。

80ml烧杯,10ml量筒,玻璃棒,高锰酸钾固体,无水硫酸铜。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反思。

溶液的浓度这节课涉及概念教学和定量的思维,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实验,让学生对浓度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溶液的浓度与溶质质量或溶液质量无关”是一个难题。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参考了人教版教材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溶液浓度的表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备课过程中,我希望尽量体现溶液浓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次课程也反映出一些我在概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溶液的浓度也可以用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来表示,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法的优势究竟在**?教师必须首先对概念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教学过程才能严谨而清晰。

这是我今后应时刻注意的。

初三化学溶液

8 05徐州 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 明矾b 食盐 c 硫酸铜d 熟石灰。9 05徐州 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a 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 b.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 处理。c 菜刀擦干...

初三化学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粤教版九年级下第八章复分解反应的复习mmmmm 教材分析。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基本反应类型,也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酸碱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规律的应用,是促进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复分解反应始终是中考考查的热点,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判...

初三化学 上 教学设计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能帮助人们科学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知道化学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认识化学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 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