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发布 2023-04-23 22:39:28 阅读 8341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洪湖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文化素质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语言训练营 (24分)

1.(3分)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瞬 ( 间宽恕盘虬( )卧龙

shē( 望洗zhu险象dié( 生。

2.(2分)根据词义填写相应的成语。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忍不住笑。3.(2分)根据语境理解词语,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在山的那边》)。铁青”强调山的颜色是青色的。)

b.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走一步,再走一步》)。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济南的冬天》)。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灵气,目的是写绿。)

d.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栖息”是停留,休息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概括出农人家里的状况,创造松弛、闲静的氛围。)

4.(2分)选出与其他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我们是一行忧愁而快乐的树。

d.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5.(3分)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春》描绘的是江南春天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景象。

b、老舍,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他的《夏感》一文用热烈洋溢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动的情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秋天》以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6.(2分)将下面句子分别填入后面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次序是。

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abcd.④①

7.(2分)下面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c.学而不思/则罔d.谁家新燕/啄春泥。

8.(8分)根据提示填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孤山寺山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九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

孔子在《论语》中告诫**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由,诲女知之乎!

二.阅读精品屋(46分)

一)观海抒情(10分)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2分)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10.(2分)对画线句句意解说得清晰简明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11.(6分)判断正误(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 (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

这首诗句句写实,描写眼前山岛的萧瑟、大海的壮阔的景象。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赏花释怀(12分)

紫藤萝瀑布》(节选)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12.(3分)仿照例句,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例句]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理解] 这句话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还表现出了“我”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时的欣喜之情,这样写生动形象。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理解: 13.(2分)第⑧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花的芳香;那么从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呢?

答: 14.(2分)文中有一句话点出“一大株紫藤萝”的命运是特别年代造成的,这句话是:

答: 15.(3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这是为什么?“但是我没有摘”,这又是为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16.(2分)对第⑦段“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一句的理解,正确全面的是( )

a.说明“我”喜欢自然风景。

b.“我”在对紫藤萝的欣赏中认识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达了“我”对生命充满期盼和热爱的激情。

c.“我”顿悟到生死观,觉得一个人的死并不可怕。

d.作者由紫藤花联想到生命的宝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 3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 2016学年度 上 重庆七中期中考试。初2018级语文试题。命题人 张康燕审题人 吴昌兰。考试时间 120分钟分数 150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4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蓑衣 su 叛逆 l 树杈 ch 寒战 zh n b 应和 h 感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命题学校 三厂初中,命题人 孙勇 一 基础知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x ngji ocu 亲咬文 字人文荟。jch ngx 白 过隙惆自 2 用诗文原句填空 7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松间沙路净无泥。今夜月明人尽望。乡书何...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

总分 100分完成时间 120分钟。一 单项语言技能 10分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 有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栖 x 息头晕目眩 xu n 点缀 zu 厄 运。b 迸 b ng 溅烘 h ng 托酝酿 li ng 枯涸 h c 啜 chu 泣堕 du 落猝 c 然长逝竦峙 zh d 鳊 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