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新

发布 2023-04-22 10:44:28 阅读 8000

七年级上册期末小测。

满分120分,时间80分钟)

一.基础知识(24分)

1.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奇特的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4)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二则》中我们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5)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1)看着三轮车远去,竟没有想到那是永远的jué bi

2)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huā tuán jǐn c美不胜收。

3)在这种ɡān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一年。

4)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ɡènɡ shènɡ yī chóu的歌手了。

3.下列语段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 b.美不胜收 c.花团锦簇 d.天伦之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症、忧郁症及各种癖好为什么经常会成为家族疾病,以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比例偏高。(句末加“的原因”)

b.本届大运会保安人员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不会发生面临突发事件而无所适从。(句后加上“的情况”)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删去“由于”)

d.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删去“厚厚的”)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本学期,初一年级各班开展了“读书与生活” 读书活动。

1)老师筛选了同学们写的读后感,以专栏的形式展出。为了体现活动的宗旨及意义,请你为本专栏设计一条宣传语。(宣传语必须用两个句式大体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宣传语: 2)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讨论一些与读书有关社会热点问题:“中国好声音”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在回答导师提出的常识题时给出的答案错误百出。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读书太少,亟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2分)

二.阅读(4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4分)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两处)。(1分)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人皆吊之死者十九。

丁壮者引弦而战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马无故亡而入胡而疑邻人之父。

b.近塞之人其邻人之父亦云。

c.其子好骑其此之谓乎。

d.此独以跛之故徐喷以烟。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0. 后人由这则寓言概括出的成语是什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发。(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 b.会有土寇(聚会、会合)

c.人几为鱼(几乎d.沟洫甫成(刚刚)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1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请让我们回送你一程。

我们检查组今天的行程是从直孔水电站去尼玛江,汽车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飞驰。走到半路,眼前出现了一条岔路,哪条路才通向尼玛江?我们只好碰运气,姑且随便选条路试试。

走了大约20分钟,隐约觉得不对,再也不敢继续前行,唯恐南辕北辙,踌躇许久,大家决定还是退回原地再作商议。“迷路了”三个字清晰地在眼前飘来荡去,挥之不退。车窗外从雪岭奔驰过来的高原风,没头没脑地撞在窗玻璃上,窗玻璃痛苦地呻吟着,我们真担心下次劲风的袭击,它将坚持不住,哗啦啦地散落一地。

“快看,那边走过来一个藏民。”一同伴惊呼,我们不约而同地扑向窗边,迫不及待地拉开车门,似乎晚一秒钟他就会如海市蜃楼般忽然消失。这藏民40岁左右,衣着简朴,肩上扛个布袋,酱色的脸上落满尘土。

好在他懂普通话,知道我们迷路后,便主动说要给我们带路。他进入车里一落座,车里就烟尘乱斗,原来就拥挤的车厢更加拥挤了。他把布袋放在脚边,双膝紧靠,双手搭在膝上,眼睛盯着双脚,局促不安,一路不语。

偶尔问他一两句话,他飞快地瞟我们一眼,旋即垂下目光,简单地回答。大约走了40分钟的路,藏民忽然说道:“再往前就没有岔路了,你们只需往前开准能到达目的地。

我也该下车回去了。”说完推开了车门。我们坚持要送他回去,他谢绝了,说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而这一带他熟悉得就犹如是他家的菜地。

他那被高原强烈的阳光晒得呈红褐色的脸上,含着憨厚羞涩的微笑,朴实得就像在**随处可见的青稞,路边随处可拾的苜蓿。

他背上布袋子大步离去。凛冽的风撩起他的藏袍,衣袂上下翻飞,在这广袤无垠、一望无人的高原上,在这肆虐的寒风中,他用毛巾遮住了脸,独自一人艰难地行走着,渐行渐远。一同伴感慨:

“汽车都走了近40分钟的路,他走回去岂不是要四五个小时?”车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愧疚堵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停车,掉头,去送他一段。

”一直沉默的领导急促地说,并且派一辆车去追赶早已淡出我们视线的藏民。汽车风驰电掣般绝尘而去,时隔不久,又返回了。我们很诧异,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就送到了?

司机说,藏民怎么也不同意送他,一再强调大家都很忙,没有必要为他耽误时间。司机怕我们久等,无奈只得折回。一路大家都没有再说话。

当他最初怯怯地主动要求带路时,我还暗暗笑他没有见过世面,没有坐过小车,现在有了机会可以坐坐小车,岂可错过?我不禁汗颜,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一 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22分 1 用正楷字抄写下列词语 写在田字格中 4分 黯淡迷惑炫耀滑稽。2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 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2...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 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 构成,其中选择题占20分,非选择题占30分。试题侧重对期中考试以后的知识点的考察,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 的东西少,活 的东西多,完全脱离了 死读书,读死书 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于2014年1月17日结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共6页,试卷批改完毕,现进行分析如下 一 考试目的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在教教师的一次考核。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 现的诸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