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分歧(qí) 霎时(chà) 水波粼粼(lín)
b.瘫痪(huàn) 憔悴(qiáo) 絮絮叨叨(xì)
c.徘徊(huái) 窥见(kuì) 面面相觑(qù)
d.攥着(zuàn) 匿笑(nì) 磨磨蹭蹭(cènɡ)
解析】一xù;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决别:分别。
絮絮叨叨:来回地说,指说话啰啰嗦嗦。
b.央求:苦苦地哀求。 匿笑:不笑。
喜出忘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高兴。
c.菡萏:荷花的别称。 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各得其所:各自得到其所需要的。
d.歧斜:倾斜。 花瑞:花蕊。
精神抖擞:振作。
解析】a.决—诀,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b.匿笑:偷偷地笑,忘—望;c.歧—攲,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儿子参军才半年,家中就接到了立功喜报,令父母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青年”“秋天”“雁阵”“传统”“之下”(分析:这几个词都是名词)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没有语病)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没有语病)
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分析:语序不当,将“新出土”与“两千多年前”互换位置)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b.②①c.①③d.③②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3分)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泰国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他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与友期行(约定) b.去后乃至(才)
c.相委而去(离开) d.下车引之(引导)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3分)
例句:下车引之。
a.引人注目 b.引以为戒 c.引弦而战 d.引狼入室。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陈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道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分)
_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分)
_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
12.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小题,选做4题,第(5)题必做,共8分)
1)水何澹澹,__山岛竦峙__。树木丛生,__百草丰茂__。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随风直到夜郎西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统领全诗的一句是:__东临碣石__,以观沧海__。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是:__夕阳西下__,断肠人在天涯__。
5)“雪”是古今中外诗人常写的对象,请你写出一句带“雪”字的古诗句。(2分)
_示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共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示例:思乡。(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可知本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_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名句的赏析。本句可以从修辞手法、画面描写等角度,来赏析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散步(12分)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_本文主要写了初春时节,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生动地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真挚感情。
15.“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满足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出“我”的这种品质?(任意写一处)(3分)
_表现了“我”尊敬和孝顺母亲的品质。示例: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才应该多走走。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1 作家作品。1 最后一课 的作者是国作家 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的作者是 3 木兰诗 选自代编的源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高山之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哽咽。懊悔祈祷崎岖阻抑炽痛谰语。亘古斑斓怪诞默契田垄污秽。可汗机杼辔头铠甲朔气金柝。3 补充汉字。...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题
2016秋季班七年级英语第二讲 i基础检测。一 重点单词。1.的确,确实2.碗。3.次,回4.网球。5.排球6.享受 的乐趣。7.运动员8.成员。9.俱乐部10.空闲的。11.希望12.梦想。13.画画14.周末。15.购物16.另外,其他。17.乐趣18.队,组。19.比赛20.偶像,英雄复。二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p ng p i l n o 气 惊涛狂悔亘 古气氛 踱 步字帖祈 祷。2 将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九曲连环亦复如是号号荡荡坚难险阻。回环屈折无时无刻色彩斑澜一泻万丈。错别字。改正。3 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河颂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