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发布 2023-04-20 23:14:28 阅读 2729

第一部分。

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

解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雪线应该升高;东海的温度比南海低,随着全球变暖,东海的水温升高,南海的鱼种也能在东海生存;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是全球变暖的结果;由于全球变暖,原来的生态系统被打乱,所以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答案:

a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解析:积雪是水体的一种,由于水体的热容量比较大,能够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积雪面积减少,对大气的调节作用降低,导致地表温差加大;积雪面积较少,岩石被裸露,遭受外力的风化、侵蚀将加剧,容易导致岩崩现象;积雪与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没有直接联系;积雪较少,说明气温升高,所以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升高。答案:

d2010·湖南师大附中)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a.海平面的上升b.城市数量增多c.动物数量减少d.冰雪覆盖扩大4.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a.修筑水利工程b.控制大城市规模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又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现象;为了控制全球变暖,各国应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5~7题。

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

5.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答案:a

6.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解析: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答案:d

7.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少,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答案:a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

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读图可以确定全球升温3℃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产粮食产量的影响,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答案:b

9.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

解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非粮食减产;西亚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中亚多为温带沙漠气候区,在全球温度升高3℃后,中亚粮食增产幅度(0~40%)没有西亚地区(>40%)大。答案:b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0~11题。10.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1.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解析:气候温暖湿润时,树木生长旺盛,年轮稀疏;而寒冷干燥时,生长缓慢,年轮稠密。答案: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从上图可以看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变薄。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c.太阳辐射增强。

d.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增多。

解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答案:b

13.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性积雪的下界上升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因此,a项因果关系颠倒;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故b

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有的地方变干,有的地方降水增加,但总体降水不一定增加,故c项错;南极的大陆冰川融化,面积应该减小,故d项不正确。答案:b二、综合题。

14.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作为考查点,提供了多方面的材料,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分析每个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各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这说明气候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3)水土流失导致以下各地理要素发生变化:

土壤变化:肥力下降。

地貌变化:地表多沟谷,平坦高原呈现破碎状植被变化:自然植被分布的高原覆盖率下降气候变化:

地方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水文变化: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15.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___和___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亚寒带某些地区3)目前,我国西部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答案:(1)co2甲烷①全球气候一直处于冷暖交替变化之中,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②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多,co2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使大气增温(2)①气候更加干旱②退化成草场③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3)气候干旱是温室效应会使该地区更加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检测

一 选择题。2009年南京调研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 和谐之旅 为主题。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 为口号,前往五大洲的21个城市传递。4月10日,热切关注火炬传递过程的人们发现,多家 报道的巴黎 旧金山 奥运圣火 号包机飞行航线 如图 有所不同。读图完成1 2题。1 在报道的甲 乙 丙 丁四条图示航线中,...

2019届高考地理第二复习专题检测

专题2 大气环境。要点串讲。一 掌握一个地理规律。全球性大气运动的四个特征。1 赤道地区由于受热多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由于冷却空气下沉,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所以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 迁移。与合理容量。第1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 选择题。2010 济南3月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 图2回答1 2题。图1图2 1 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 人口素质下降 b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