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分(对比组)和(实验组),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例如:
a.实验: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改变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改变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
b.实验: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相同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不同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
c.实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5.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6.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7.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9.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10.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11.(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7.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9.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0.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2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2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2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答: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2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答: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25.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
答:如果那样,草原的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其他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26.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答:在我国的北方,由于我们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草原的生态平衡,至使一些草原沙化,遇到大风就形成了沙尘暴。
27.写出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 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③水稻→老鼠→蛇→老鹰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⑤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28.分析题:
美国西部是一块资源丰富、森林成片、草原辽阔、土地肥沃的宝地,是美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粮食短缺,小麦****,促使美国中部各州的农场主纷纷赶来开发西部。为了扩大耕地,他们把大片的森林砍倒,把大片的草原、草甸开垦出来。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农场主们种植了粮食作物,然后通过卖粮赚了许多钱。2023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答:① 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平衡。
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为扩大耕地,砍倒大片的森林,开垦大片的草原、草甸 。
如果美国**聘请你担任农业大臣,你改变这种状态所采用方法是:保护森林、草原,退耕还林,合理开垦 。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没燃烧的蜡烛不是光源。
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4.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5.影子产生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6.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7.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的角度改变而改变:
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最长。
8.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0.
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梳妆镜)、(倒车镜)、(太阳灶)等等。
1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侦察工具。
14.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物体在吸收阳光的同时也吸收(热)。
15.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16.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支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17.在同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传播路线(可能发生变化)。
18.太阳外部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只得到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9.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在阳光下,物体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物体按(与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20.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1.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22.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因素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性质)、(接收太阳光的位置)和(角度)。
23.你能想办法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吗?
答:a.晚上手电筒光射向天空,一条笔直的光柱。b.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可以看见,弯折无法看到。c.打开的激光笔,就可以看到光是直线传播。
24.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答:1、材料:大纸盒、泡沫塑料、小饮料瓶、锡箔纸、透明塑料纸。
2、设计要求:能够装水200毫升;能够尽可能地在15分钟内,使我们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中水温升上去。
3、升温和保温措施:
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纸反光;
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
盒子可以改变角度;
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
4、评价时我们做的太阳能热水器时要注意:
装同样温度的冷水;
装同样的量200毫升;
同时放到阳光下;
实事求是,认真记录。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湖泊)等。
2.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4.什么是大陆漂移说?
答: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成现在的大陆板块。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5.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五年级上册。1 人体的呼吸器官由 鼻 喉 气管 支气管和肺组成。人是怎样呼吸的 吸气时,空气由鼻腔经咽喉吸进器官,经支气管进入肺部。吸进的氧气从肺进入血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与养料结合。各种与养料结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血液带到肺部,经支气管 气管 鼻腔呼出体外。a 人体需要 氧气 呼出的气...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科学知识测试题源总汇。一 生物与环境。1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2 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3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适量水分 适宜的温度。4 秋冬季里,许多动植物会发生变化。例如树木落叶,菊花枯死 猫 狗换毛,大雁南飞,鱼洄游,青...
《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2种子发芽实验。1 种子的发芽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水分 空气 适宜的温度。2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但是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 土壤等。3 种子发芽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个条件作为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做对比实验。实验题 我们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 绿豆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