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卷。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3分,20题共60分)
1、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它与市场没有任何联系。
ab、②③cd、①③
2、《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材料中的出现“遂及我私”的现象,这是指。
a.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使土地私有 b.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
c.公田里的农产品已经逐渐私有化d.井田制的确立。
3.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
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4.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5.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6.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五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8.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的象征。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明中后期丝织业开始使用专门织造花纹的花楼机。
d、明代已能按欧洲人的订单烧制西餐用具等瓷器。
9.“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机户与工匠关系密切b.私营手工业在规模扩大。
c.官营手工业发生变化d.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10.《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藩镇在京师的邸舍)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反映出当时。
a.商业繁荣 b.金融业发展到成熟阶段。
c.交通便利 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11.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12.“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无法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农村破败 b.商业繁荣 c.商人众多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13.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14.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应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并重 d.发展农村草市。
15、导致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②清初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日益严重的东南沿海倭患 ④害怕沿海居民同外国人来往危及清朝统治。
abcd、①②
16.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a.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指南针已在欧洲得到普遍使用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意萌芽发展的需要。
17、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遭到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8.“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但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
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
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d.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
19.17—18世纪,西方殖民者进行掠夺的主要手段是( )
a.进行商品倾销 b.进行资本输出 c.进行野蛮掠夺 d.进行奴隶**。
20.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上述言论反映马克思的观点是:
①肯定了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客观上的进步作用②认为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③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
abcd.①②
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21题18分,22题22分)
21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乾隆年间广州十三行。
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何种经济现象的出现?(2分)根据材料一说明这种经济现象的发展状况。
(2分)这种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西欧这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对世界有何影响?(4分)
2)据材料二的**说出这一时期**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2分)
3)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4) 比较材料。
一、二说明清**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及认识。(4分)
22.(22分)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海外殖民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兰和英国先后成为世界殖民强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西班牙、葡萄牙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但两国为什么没有就此强大起来?(4分)
2)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请说明荷兰和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相似的优势条件有哪些?(8分)
3)英国是如何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6分)
4)对比西葡与英荷两国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说明大国崛起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4分)
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班级 姓名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计50分 1 孟子 告子 记载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 春...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中心发言人 罗立文。一 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命题原则 1侧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2 根据年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命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75左右 3 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4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语言的组织能力。本次试卷分两个部分,选...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分析。试卷情况概述。本次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是由乌市教研室统一命卷,本次考试考查范围是必修一整本书和必修二的第一到第四单元,共40课,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题,非选择题4道大题,共29道题,选择题50分 非选择题50分。综合整份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