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一年级下册教案

发布 2023-04-01 13:29:28 阅读 5108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新课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加法和减法。

以“餐厅里的数学问题”为主题,从在森林餐厅用餐引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通过训练,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教材编排分三个层次:(1)通过实际问题和操作活动,体会“破10”“平10”(连减”)以及“想加算减”的口算方法。(2)分段进行口算训练。

(3)加减法四式对照,重点进行利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训练。

第二单元:认识乘法,2,3,4的乘法口诀,21—40的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40以内),乘加。

教材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材料的趣味性,选择游乐园的活动为主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认识乘法。教材让学生在“游乐园活动”场景中体会乘法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解决同数相加的问题比较简便。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把100以内的数分成20以内、21—40和41-100三段教学,意在整体学习积在40以内的2,3,4的乘法口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教材注意创设“一对多”的情境和两个变量“共变”的情境,结合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学习,在同数连加训练的基础上学习乘法口诀。

乘加。教材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实例分析,使学生知道乘加式题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这里的乘加式题乘号都在前面,所以计算顺序可以和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

序一样。一般学生也不会出现先算加减后算乘的情况,所以不必讲先乘后加。

第三单元:认识100与整十数,找规律填数,比较数的大小,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认识100与整十数。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的基础上,通过十个十个地数,认识。

100和整十数,为了加深对整十数的认识,教材把整十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整十数加减和整。

十数乘—位数的计算相结合。教材先让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数数方法。在此基础上直观形象地引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两位数,再通过实物图的直观呈现和计数器的演示,强化学生对几十几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为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作准备。

同时通过看图填数的训练,将两位数的认识与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加法结合起来。

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教材通过百数图以及在图形中补上所缺的数等练习,让学生数1-9,11-19,21—29,从而突出”满十进一”的规律,进而迁移到31—40,…,91-100,重点解决“几十九”再加一满十进一,得到后一个整十数,帮助学生克服“逢9难”的问题。 第四单元:

认识人民币,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乘减。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以后认识元、角、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有帮助。教材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

至于单位间的化聚及元、角、分的加减计算,考虑学生平时用钱不多,经验少.因此只出现了少量比较容易的题目,以后再逐步提高难度。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在以后学习四则计算中有重要作用。教材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口算训练。除进行一般练习之外,还重点练习两位数是乘法口诀中的积与一位数相加需要进位的加法,如14+6,27+5,…,72+8共60道题。

乘减。教材通过圈点子填数、图形推算等实践活动,说明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与算理。学习这类式题时,要注意比较4 x 3+4与4 x 3—4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认识厘米,量长度,认识米。

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初。

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知道1米=100厘米。

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接触厘米和米,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过学生一般都有一把20厘米的尺,从尺上可以看到厘米。所以教材先从厘米讲起,再讲米,以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注意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形成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在第一册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通过摆图形,图形的拼合和分割的操作活动,进行空间关系认知能力的基本训练,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别图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能进行相应的图形等式推算。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懂得爱护人民币。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

6.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将数据填人**中,通过涂色等活动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相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变化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井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教学建议。

一)重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理解数学,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化”的意识。

教学本册教材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注重以学生有所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几何模型的感知和操作,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如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人民币、认识厘米、认识米等,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计算等。为此,教学时应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化”的意识,就是教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考察现实生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区分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不是数学问题,把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用形式化的语言构成数学表达式,形成数学模型。

二)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学倡导用问题驱动。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册教材把提出问题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依托主题图和数学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包括解决有现实情境的应用性问题和纯数学结构性问题。

数学教学既要让学生会解决常规问题,也要能解决非常规问题。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的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如第9页第7题、第12页第6题、第20页第5题、第49页第5题、第71页第8题、第88页第5题、第89页第9题、第118页第4题等。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猜测和验证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三)注重夯实基础。

1.加强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指学习某一知识或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这些基本功,需采取“早期蕴伏,适时训练”的方式,有意识地渗透在前期相关内容的学习中。

如学习3的乘法口决和乘加之前,安排了21—40的认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内容,为整体学习积在40以内的乘法口诀积累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之后,安排同数连加的训练,为探索与创编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 加强计算活动的思考训练。教材设计了根据式与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的系列化训练,提高计算活动的思考性。

教材在加强数的运算的同时,还适量地安排了式的比较与运算,即用图形来表示未知数的启蒙训练。如第7页做与说第2题、第12页第5题、第]4页做与说第2题、第45页第7题、第65页第6题、第71页第7题。第85页第6题.第87页第2题、第91页第7题、第94页第4题、第97页第6题.第113页第4题、第115页第6题等。

除此之外,还设计了适量有关联的两个一组的应用题题组,为进—步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作准备。如第43页第7题、第69页第4题、第91页第6题、第95页第7题等。

四)重视思维系列训练。

除了在学习数学基本内容过程中注入了思维训练的元素,在新课、练习课、复习课中“选做题”和“智慧乐园”中也都安排了培养思维能力的专项训练。本册教材着重在三个方面安排了系列训练。

1.数字谜题系列。(第83页第8题、第85页第8题、第91页第8题、第95页第9题、第97页第8题、第117页第6题。)

2.图形推算系列。(第12页第5题、第6题,第14页做与说和练与用的第2题,第16页第7题、第8题,第45页第7题,第49页第4题,第65页第6题,第89页第7题,第112页第4题,第118页第4题。)

一年级新思维练习

一年级新思维班训练。例1 有红 黄 蓝三种颜色不同的花各一朵,如果任意把两种花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种不同的花束?试一试 1 小秋和爷爷 奶奶去公园拍照,如果小秋一定要站在中间,那么可以拍出几张不同站位方法的 2 用 这三个位数字,任意选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哪几...

一年级新思维练习卷

姓名成绩。3 1桶水可灌3壶水,1壶水可以冲4杯水,1桶水可以冲 杯水。4 小明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有 名同学。5 一根绳子长20米,第一次剪去8米,第二次剪去10米,这根绳子短了 米。6 明明有8枝蜡笔,小刚有12枝蜡笔,明明比小刚少 枝蜡笔。7 把一根钢管截成5段,每截...

小学一年级新思维训练题

第一讲走迷宫 1 2 走迷宫是一项有趣的智力活动,有些迷宫跟数学有关,走迷宫时,一方面复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分析推理能力。有些迷宫,路线比较复杂,必须细心观察,有次序地尝试 有时,还经常采用倒过来走的方法呢!有些迷宫,路线有多种,更能促使我们耐心探索了。怎么样,小朋友们,咱们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