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全册

发布 2023-03-22 03:28:28 阅读 3940

13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想象的画面初步有感情的朗读。

3、会正确端正地书写一和二。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5、初步养成自觉识字的习惯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12个字,书写一和二。

教学难点:体会童谣的意境读出语气,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拼音卡片及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你们看这些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出示拼音内容)

复习和本课生字有关的音节,降低识字难度。]

你们拼音学得真不错,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读书、看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

二、教学数字汉字:

1、看,学校篮球队的大哥哥们也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大哥哥衣服上写的数字你们肯定早就认识了,现在老师这有10个篮球想发给大哥哥,(出示课件篮球图)每个篮球上都有一个汉字,这些汉字可是我们没学过的生字,你们能把这些汉字和大哥哥身上的数字对应起来吗?

师指示第一个篮球,如:教师指“四”问:这是几?那我们应该发给几号运动员?(生:4号)(找学生说,教师随机演示课件)

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2、你们真聪明,没学过的字好多同学都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教师根据孩子回答及**价)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教师小结:其实平时我们多向爸爸妈妈学习 ,在生活中留心观察都是识字的好方法。

三、揭示课题,读文识字:

这十个字可能还有些同学不太认识,那也没关系,这十个汉字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很美的童谣呢!(老师实物投影介绍课文布局)

1、你们看:这就是识字一的第一篇课文:1是题号,这是题目,这是童谣的内容;再看45页,这是本课的认读字,认读字下面田字格里的字是要求我们必须会写的,看明白了吗?

2、请同学们读读题目,老师板书“1、一去二三里”。

3、这两个生字你们认识吗?

学生读“去和里”(教师写拼音),谁来拼一拼。(指名拼读)

4、讲解“去”和“里”。

(1)讲解“去”:你们知道这个去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老师告诉大家:“去”的意思是离开。

“去”的意思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结合语言环境简单讲解,让学生初步感知题意。]

(2)讲解“里”:谁能用“里”组一个词?你们知道“一里”有多远吗?(一里就是500米,从物美超市到学校大概就是一里。)

“里”的意思比较抽象,通过让学生组词,降低理解难度;通过教师举例,使学生对一里有多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5、讲解题目导入:这两字大家都记住了,让我们再来读读题目。(学生齐读)师:有人离开家一路走去,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

6、请同学们读读这首童谣,把认读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借助音节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生字的过程,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课要学的生字有哪些;其次引起学生有意注意;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朗读。]

1)指名读童谣,正音。(一个人)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这十个数字哪个字的读音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要及**价)教师讲解:如果“一”后面的字是第四声的话,那么我们就把一声读成四声,比如:“去”是四声,这句话我们就读“yí去二三里”。

像“yí个人”、“yí辆车”、“yí座山”一字都读成二声。(课件)(此处教师一读而过,学生不必齐读)

让学生在自我拼读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让学生把童谣读正确,学生印象深刻;通过拓展,了解一些语文知识并且能够在多种语境中识字。]

7、汉字可真有趣!你们看现在老师把认读字的音节去掉了,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去掉音节的诗句。)

去掉音节复现生字,巩固字音。]

1)自己练习读读;

2)指名读(一个人)

3)你们看:在悠长的小路上有两个人一路走来,他们看到了:(烟村四五家)看到了:(亭台六七座)还看到了:(**十枝花)教师引导学生用童谣中的话回答。

师:这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还有路旁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多美啊!难怪他们这样写道:教师范读。

在优美的**中让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体会童谣所描绘的宁静悠远的乡村美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1)学生自由读,加上动作表情更好;(2)指名读;(3)全班齐读。

8、同学们把童谣读得这么好,老师真高兴!童谣里的生字宝宝也特别高兴,它想和我们做个游戏,快把生字宝宝请出来吧!请你把它们摆成两排,我们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

脱离语境再现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

9、一首童谣里就用到了这十个数字,真有意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了这十个数字,你们看:(课件出示诗句)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10、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带数字的诗呢!(课件出示诗句:香山红叶: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读。

3)齐读。[通过拓展阅读,在新的语境下复现生字,巩固本课生字的同时,还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孩子多认识一些字;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师小结: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有些字还要求我们会写呢!你们有信心写好吗? 请同学们看书。

五、指导书写:

一)、指导写“一”。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1)你们看我们要会写几个字?(生:三个)(展台出示)

2)红颜色的字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的笔顺,我们叫它笔画跟随,写字的时候要按这个顺序写。跟老师写一写。

师过渡:这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这些横有什么不一样呢?(不回答)先看“一”字。

2、学生观察:“一”是由几笔写成的?看看横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上?师:同学们观察得真准确!现在看老师写。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写前认真观察,看清字的笔画、位置、高低、长短。]

3、老师范写:横要从左向右写,起笔怎样?(学生:

顿笔)写在什么地方?(生:横中线上)在横中线左半格中间偏左一点起笔、顿笔,向右行笔要稍稍向上翘一点,看,到了右半格中间偏右一点收笔顿笔。

学生第一次动笔写汉字所以老师要详细讲解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使学生知道怎么把字学端正。]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降低独立书写的难度]

5、学生自己写一个,教师巡视。(老师提示学生边写边想起、收笔位置)。

6、在实物投影上订正。

教师订正过程中,展示书写好的,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发现不足,进行再次强调,使写字有困难的学生知道怎样修改,认真写好字。]

7、学生修改,再写两个。

二)、指导写“二”。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老师范写:

师:接下来我们来写“二”,二是由两笔写成的,这两个笔画都是横,你们看看这两个横有什么不一样?(生:

上短下长)我们先写上边的横,看看这个横写在田字格什么位置?(上半格)先看老师写:从左上格右下脚起笔,顿笔,向右行笔稍稍上翘,穿过竖中线当写到和左边同样长的时候收笔、顿笔;再看第二笔横写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生:下半格)看老师写:从左下格中间偏上一点起笔、顿笔,和第一横比较一下,比它偏左一点;向右行笔稍稍上翘,(左低右高)穿过竖中线向右行笔,写到比第一笔横偏右一点收笔,顿笔。

(从上到下)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3、学生自己书写,教师巡视,订正。

4、学生修改,再写两个。

六、教师小节: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歌谣,认识了12个字,并且会写了两个字;同学们学得都特别认真,回家之后:把今天学得这首歌谣读给爸爸妈妈听,如果能背下来就背给他们听;2、我们还可以到生活中找找**还有这些汉字。

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通过课外延伸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的愿望,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

14 口耳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理解字意,认清字形。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

能力目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情感目标: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二、知识能力检测题。

1、找朋友。

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

er ri kou mu yang yue huo mu niao zhu he tu

2、选字组词。

木目。节光树头。

3、看拼音写汉字。

mu ma he miao tu di yi tian er yue

( )马 ( 苗 ( 地 ( 天 ( 月。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

2、认识2种笔画“撇、捺”,会写“木、禾”

教学难点:分清“木”和“目”

四、教具准备:

把文中的12幅图画做成12个头饰;把12个象形字做成一张“龟甲”,贴在小黑板上。一台录音机,一盒磁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

、配乐讲故事

老师指着“龟甲”上的文字说:“有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出示一个大大的“龟甲”刻着12个甲骨文)考古学家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你们猜猜,会是怎样的故事呢?

(先给出让学生猜的时间,然后教师再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有勇敢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一天清晨,一轮红日从竹林里升起(贴出“红日”图),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爸爸们出去打猎。这一天,收获可真大。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头羊(贴出“兔”和“羊”)。

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贴出结着穗儿的禾苗图)。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竹林里游戏。

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出示“竹子”图)林子里的鸟儿一边喳喳的欢唱,(出示“鸟”图)一边扑楞楞地欢舞。鸟儿们可喜欢那群孩子们了!因为孩子们不但有一张乖巧的嘴巴,(出示“嘴巴”图)还有一双机灵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示“耳朵”和“眼睛”)。

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日子可过得真快!夜悄悄地来临了。

你看!月儿弯弯挂蓝天(出示“月儿”),今晚的月色可真好。懂事的孩子们决定用他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为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拂去疲劳。

于是他们用木头燃起了火把(出示“木头”和“火把”)。熊熊的火把映着他们美丽的笑脸。他们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一 教材说明。这个语文园地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 比较形近字 字的偏旁归类 读词语 读句说句和背诵古诗。二 教学建议。第一项 我会连 要求把声母和含这个声母的字连起来,以区别平舌音 翘舌音 鼻音和边音,读准每个字。这道题学生先自己连,再同桌二人对一对,连得不一致的,请教 生字表 一 学...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我的努力方向是 1 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 我 是一个小学生了,言行举止要文明,作业要按时完成。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平时和学生亲密接触,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幼儿向...

语文A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 上学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看看课本,说说上学见闻,让学生初步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2.准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