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说课稿

发布 2023-03-14 10:29:28 阅读 5988

4、以分层任务为载体加强学生学习应用的能力。

《课标》中指出: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要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逐步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获得、迁移和融合。这样设计学法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课标》中指出:“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强调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习起点差异问题。电子邮件这块内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已经涉及到,学生本应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各初中开课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再考虑到学生在动手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正视这一点,要变差异为资源,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分享学习的成果和喜悦。

3、终身学习问题。《课标》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既要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课本上或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不可能满足现实生活中的全部需要,所以教师更应以课堂知识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五、说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多**教学网辅助教学,通过“屏幕广播”、“转播示范”、“遥控辅导”等操作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

在上节课中,同学们都申请了免费的电子邮箱。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各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里面有一份神秘的礼物,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是什么礼物?”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第一个内容——电子邮件的接收。

2、自主**、合作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小任务(打开教学网页,提示学生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回答问题。进入“课堂任务”),先看前两个任务:

任务一:接收老师发来的电子邮件并阅读。

任务二: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简要说明已经收到礼物(当然也可以给老师发送一个礼物)。

这两个任务其实就是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比较简单,但对于第一次使用电子邮箱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让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1、电子邮件由几个部分组成?

2、如何看到那份神秘的礼物?

3、什么是抄送?什么是密送?

4、写信的时候主题需要写吗?

提示学生可以到教学网页的“自主**”寻找答案。

教师通过观察自己的邮箱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找学生来回答这四个问题。学生在写完一封邮件发送时,往往会发送不成功,这时教师提示学生检查收件人地址是否正确。教师还应提示邮件主题的意义,要求学生正确地填写邮件主题,不要贪图省事。

前两个任务+回答问题(8~10分)

一般情况下,电子邮件用以传送文字信息,但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发送一些比如数码**、程序、多**报告、动画、**等文件,无法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这时可以通过附件的方式来传送。任务三就是添加附件文件。

任务三安排了三类任务:

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照顾,在这里设计了分层任务,化解了难度。

a类任务:制作一个简单的作品(word或 excel都可以,内容随意)发送给老师;

b类任务:将自己喜欢的**发送给老师;

c类任务:将自己喜爱的歌曲发送给老师。

教师提出要求:1、a 类任务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提示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以前我们上交的word或 excel的课堂作业发给老师。b、c类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做一个。

2、发送的时候要在主题里标明机器号和完成的哪类任务,例如a1同学完成的是a、b类任务,那就在主题里写上“a1完成a、b”就可以了。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完成情况。

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思考两个问题:

1、如果将这三个任务合并到一封邮件中,怎么操作?

2、如果一封电子邮件中同时发送多个附件时,附件的总容量很容易超过限。

制容量 支持的附件容量是20m),导致邮件发送不成功,应怎样解决?

具体由学生合作**完成。

在任务三中,有一个难点:附件的添加。在添加附件的过程中用到了文件夹和路径这两个知识点,而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不好。

我的处理方法是:主要依靠学生,学生可以看教学网页上的“自主**”、可以和同学交流协商解决、也可以咨询老师。

任务三+回答问题(15~20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察言观色、判断学生是否遇到困难),在学生遇到困难自己可能无法解决时要适时“出手”,给予适当的启发、提示,并以适当的形式告诉学生某某任务(或操作)到达某种状态就是成功了,即给学生反馈。

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三时,教师找学生回答问题。并观察学生发给老师的电子邮件,选择两个典型情况,提示学生如何浏览别人发给你的附件文件,并通过多**教学网展示学生给老师发送的附件文件。教师进行简单评价,在评价中强化教学目标、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提示学生如何防范电子邮件病毒、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评价(8分)

3、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即为了学以致用,学会交流信息,我安排了一个课后拓展练习:

从因特网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将自己新的作品、新的见闻、新的感受同时发给你的亲戚、好朋友。

七、总结。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

1、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贴近我校的新课改。

2、 为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教学思路设计为以“任务驱。

动”为主线;

3、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与合作交流;

4、课堂任务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

附:板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

目录。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 2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6 第三课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9 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12 第五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15 第六课初步使用计算机 18 第七课多 计算机 20 第八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23 第九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26 第十课 windows桌面及窗口 2...

七年级信息技术

1 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a 制造计算机病毒不是犯罪行为。b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 隐蔽性 破坏性。c 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病素,能够传染给人。d 计算机病毒发作是没有条件的,随时都可能发作。2 下列电子信箱地址,合法的是 a a b c d 3 html指的是 a a.超文本标...

七年级信息技术

10 人们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容易出现疲劳 头痛等症状,一般连续使用计算机 时间左右,应该休息片刻,这样才有利于健康。a 1分钟 b 1小时 c 5分钟 d 5小时。11 通常人们称的 pc机 是指 a 巨型计算机 b 高性能计算机 c 个人计算机 d 掌上计算机。12 计算机病毒是 a 一段能被计算...